摘要:开放前沿,澜湄潮涌。广西自贸试验区成立六年来,崇左片区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勇当开放发展的“先行者”与“排头兵”,以制度创新破题、产业发展强基、通道建设赋能,不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开放前沿,澜湄潮涌。广西自贸试验区成立六年来,崇左片区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勇当开放发展的“先行者”与“排头兵”,以制度创新破题、产业发展强基、通道建设赋能,不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见证跨越:
崇左片区外贸进出口货值从2019年2077.68亿元提升至2024年4778.2亿元,稳居广西边境陆路口岸第一位;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1.9亿元提升至156亿元,进出口车辆从35.44万辆次增至74.2万辆次,勾勒出新时代沿边开放的蓬勃发展画卷。
破解痛点
打造沿边改革样板
“刷证、按指纹、人脸识别,15秒就能通关!”8月26日,一辆满载17吨越南榴莲的冷链车驶入凭祥友谊关口岸,不到半分钟便完成全部查验流程。
作为中国通往越南乃至东盟的陆路黄金通道,友谊关口岸不仅是全国最大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更承载着中越跨境贸易“主动脉”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崇左片区围绕“降本、提效、便民”持续攻坚,与边检、海关等部门协同发力,推出“提前审结、卡口验放”“全信息化智能通关”“一次备案+快检快通”等改革举措,将口岸打造为中国—中南半岛成本最低、时效最快的边境公路口岸。
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发展的活力。今年上半年,经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325.1万吨,同比增长31.5%,其中进口货运量增幅高达57%,为区域外贸增长筑牢“硬支撑”。
改革不止于提升通关效率,更向沿边监管“深水区”持续挺进。针对国际车辆入境“最先一公里”拥堵难题,崇左片区联合友谊关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处,创新推出车辆过驳业务监管模式,累计签章《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8.2万张,查处违规车辆近200辆次,实现越南入境车辆“有序监管、高效通行”;在金融领域,首创互市贸易“全链条”改革,推出“桂边贷”专项融资产品,建立边民白名单准入机制与可追溯数据链体系,不仅实现跨境资金流数字化监管及数字人民币结算,更将业务办理效率提升70%。2024年,片区互市贸易成交额达84.9亿元,带动2.41万名边民分红1115.24万元,真正形成边贸兴、民生富的良性循环。
六年来,崇左片区敢闯敢试、勇破难题,国家赋予的85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累计推出148项具有沿边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其中40项经验在国家、自治区层面复制推广。《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获评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创新边境口岸出入境车辆快捷通关查验模式》纳入国家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文件推广,为全国沿边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集群发展
激活跨境合作动能
夏日的崇左片区,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在总投资100亿元的龙马重工装备制造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年产60万吨精密汽车铸件的高端装备生产线正加速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10亿元,可新增就业5000余人,为片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崇左片区‘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我们正是看中这里的区位、政策和服务优势,瞄准越南市场,布局风电、汽车制造产业。”龙马控股集团总裁王有全坦言,项目规划建设重型装备、智能制造等8大板块,打造“境内前端制造+境外终端组装”的跨境产业合作新模式。
在崇左片区,像龙马重工这样“逐东盟市场而来”的企业,并非个例。2023年落地的广西良平供应链有限公司,依托片区口岸优势与RCEP政策红利,打造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智慧保税物流枢纽,创新“中国东盟边境仓”服务模式。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平均每日进出口岸的物流车辆达上百辆,平台进出口外贸额达120亿元,实现供应链聚集带动产业链发展的良性互动。
“崇左片区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节点,口岸功能完善、通关效率高,非常适合跨境供应链企业发展。”广西良平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慧茹道出了企业扎根于此的信心。
零食行业巨头盐津铺子更早嗅到机遇,2017年便在凭祥设立子公司,依托泰国、柬埔寨、越南的4个原料基地直采新鲜水果,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芒果干、菠萝干,日产能达50吨;二期项目投产后产能将再增50%,实现从水果进口到精深加工的价值跃升。
跨境电商的崛起,让片区产业版图迎来新突破。今年6月,荣电集团(凭祥)3U生态产业园·中国—东盟(凭祥)跨境电商中心正式落地,融合“1210保税备货”“直播电商”模式,叠加金融创新、物流升级、监管优化等举措,构建起“买东盟、卖全球”的跨境电商生态。
“在越南,荣电小家电价格较日韩等竞争对手产品便宜20%—30%,非常畅销。”荣电集团凭祥跨境电商中心运营总监李天明介绍,依托在崇左片区设置的前置仓和跨境电商“9610”出口通道,跨境包裹实现越南河内次日达,助力企业加速开拓东盟电商市场。
在广西飞越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越南籍主播用越南语详细介绍中国商品,直播间日访问量超2万人次。从“传统货运”转型“供应链+仓储+直播”,这家企业3年间仓库面积扩大10倍,成为跨境电商转型的典型代表。
如今,凭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已建成6000平方米的场地,设8个供应链备货区、22间实景直播间,配套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清关中心3条分拣线全天候运行,日处理量达100万件。2024年,凭祥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货值)突破200亿元,增速、增量均居广西首位,成为广西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从水果贸易到精深加工,从传统外贸到直播电商,崇左片区已形成跨境产业集群效应,不仅让边民共享发展红利,更为稳边固边兴边注入强劲动能。
智慧赋能
构建互联互通新格局
物畅其流是跨境产业发展的核心前提,更是沿边开放的关键支撑。
在崇左片区,友谊关、浦寨等口岸的跨境车辆昼夜穿梭,满载进口水果、出口机电产品的货车往来不息,推动中越经贸合作持续升温。作为中越贸易的核心纽带,这里承担着全国对越南贸易的主要运输任务。今年1—6月,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值2889亿元,同比增长30%,对越南出口约1771.7亿元。
“过去口岸卡口设施旧、物流线路堵,现在通过升级设施、优化线路、建设司乘人员快捷通关系统,通关能力大幅提升。”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跨境合作局工作人员冉光毅介绍,上半年,友谊关口岸通关车辆达44.5万辆次,同比增长17.55%,这背后是智慧物流平台等数字化改革的硬核支撑。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崇左片区正加速构建“大口岸、大通关、大物流”格局,创新构建“2×24小时+2小时”产业链供应链经济圈。目前在建的公铁联运国际物流港,可满足中越班列“全天候”换装需求;浦寨通道迎来电子配件进口首单、弄尧通道实现一般贸易进口榴莲“零的突破”……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让崇左片区开放能级持续提升,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门户。
科技赋能,更让口岸升级按下“加速键”。在凭祥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项目现场,无人集卡测试车沿着预定路线精准完成“接挂车、过关卡、穿隧道”全流程操作,标志着中越边境口岸“无人化通关”迈出关键一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24小时无人化智能化通关”,极大提升通关效率。
“向科技要效率,才能突破通关瓶颈。”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项目部部长邓军荣表示,友谊关智慧口岸集成卫星导航、集装箱无人驾驶、自动化吊装等技术,建成后将实现口岸24小时“不打烊、零等待”,货物从南宁至越南河内24小时“门到门”送达。此外,友谊关边检站推出的“快捷通关系统2.0”,融合人工智能、生物信息识别技术,进一步将车辆查验速度提升40%,从容应对日益增长的口岸运力需求。
今年上半年,崇左片区外贸总额占广西总量约30%。从沿边开放试验田到跨境产业新高地,这片热土正以高效畅通的国际通道,架起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坚实桥梁。
六载春华秋实,从制度创新的破冰突围到产业集群的乘风起势,从通道升级的提效增速到开放红利的共享普惠,崇左片区用扎实实践有力证明:沿边地区既能守好国门,更能勇闯新路。未来,这片承载国家战略的热土,将继续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升级为抓手、以通道建设为支撑,在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征程中,书写更多沿边开放的精彩新篇章。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