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新区: 荷塘醉游人,贡藕甜民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16:30 1

摘要:“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当这句流传千年的诗句与邯郸冀南新区的荷塘相遇,便化作了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诗意画卷。

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当这句流传千年的诗句与邯郸冀南新区的荷塘相遇,便化作了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诗意画卷。

冀南新区荷花盛花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底,花色以白色和粉红为主,在这里游客可近距离观赏、拍照打卡。尤其是新区中南村150亩“马头贡藕”荷塘,荷叶如伞、荷花似霞,微风拂过,荷叶翻涌成绿浪,游人们徜徉在碧波绿浪间,尽情感受乡村的清新与惬意。

和普通的七孔莲藕不同,“马头贡藕”生九孔,质脆而有“梨香味儿”,因曾作为朝廷贡品而得名。如今荷塘不仅是游人目之所及的美景,更是中南村村民致富的好营生。

荷海无边,醉了游人眼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中南村的荷塘上,晶莹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折射出细碎的光芒。站在塘边的观景栈道上远眺,150亩荷塘一眼望不到尽头,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宛如绿海。风一吹,荷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此起彼伏的绿浪翻涌着,将淡雅的荷香送到每位游客的鼻尖。

“你看那粉嘟嘟的花瓣围着嫩黄的莲蓬,多像小姑娘的笑脸,有的还是花苞,鼓鼓囊囊的,像随时要炸开似的。”游客郭玉秀举着手机,和同行朋友一起拍照打卡,脸上满是笑意,“早就听说冀南新区的荷花开得好,今天特意约着朋友从邯郸市区过来,果然没让人失望。这荷叶伸手就能摸到,叶片又大又绿,拍出来的照片特别好看。在这里拍拍照,散散步,感觉挺舒服的。等莲藕上市了再来尝尝。”

在荷塘桥下,摄影爱好者李建军正忙着整理相机里的照片。“我是专门来拍荷花的,之前在网上看到冀南新区荷塘的照片,就一直想来。这里的荷塘面积大,而且离游客特别近,能拍到很多细节。”李建军笑着说,“我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拍了不少满意的作品,回去整理后会发到摄影论坛上,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美景。”

不远处,几个孩子围着荷塘边的莲蓬兴奋地讨论。“妈妈,这个莲蓬里的莲子能吃吗?”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问道。孩子的妈妈王女士笑着解释:“等莲子再成熟一点就可以吃啦。”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带孩子来亲近自然的,“现在的孩子大多在城市里长大,很少接触农田和荷塘。这里既能赏荷,又能让孩子认识荷花、荷叶、莲蓬,了解莲藕的生长环境,特别有意义。”

贡藕飘香,富了村民家

冀南新区的荷塘不仅是游客的乐园,更是村民的“聚宝盆”。这里的莲藕种植历史悠久,尤以“马头贡藕”闻名遐迩。据介绍,“马头贡藕”早在明清时期就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因其口感清甜、质地脆嫩,还带有独特的“梨香味儿”,深受皇室喜爱。如今,“马头贡藕”已成了中南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柳海是村里的莲藕种植大户,说起“马头贡藕”,脸上满是自豪:“我们这的莲藕能长得这么好,全靠滏阳河的优质水源。滏阳河的水质好,养出来的莲藕基本都是九孔的,比普通七孔藕口感好太多,咬一口又脆又甜,还有淡淡的梨香味儿,这是‘马头贡藕’独有的特点。”说起自家的九孔莲藕,柳海满是骄傲。他一边说,一边拿起刚从塘里挖出来的莲藕掰开给记者看,“每年9月底开始收藕,一亩地能收5500斤到6000斤,我们的藕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很多批发商都提前预订,根本不愁卖。现在村里种莲藕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看到了种藕的好处,以前外出打工的人,很多都回来种藕了。”

近年来,冀南新区大力扶持莲藕种植,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增加。目前,冀南新区“马头贡藕”种植面积达500余亩,品种均为“九孔藕”。冀南新区城南办事处主任张欣介绍道:“我们城南办事处的中南村是全区‘马头贡藕’第一种植村,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300亩以上,每亩能产生经济收入8000余元。”

农旅融合,香甜“全藕宴”

近年来,冀南新区不断深挖“马头贡藕”的历史文化内涵。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分享,新区独具的荷塘景致正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为进一步挖掘“马头贡藕”价值,新区围绕莲藕资源,计划推出“全藕宴”并启动系列宣传工作。

9月起,城南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要给“全藕宴”画“美食地图”,用电子绘画把每道藕菜都画得活色生香。

等到莲藕带着泥香从塘里挖出来,专业厨师就会登场“还原美味”:从凉拌藕节的清爽开胃,到莲藕排骨汤的浓鲜暖身,再到藕粉圆子的甜润收尾。用27道菜品把藕的脆、糯、鲜全面地发掘和展示给广大游客。

张欣告诉记者,“新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城南办事处,合力打造‘马头贡米’和‘马头贡藕’特色品牌,目前正联系专业团队,负责品牌logo设计、产品包装制作及推广方案制定,并计划将品牌效应延伸至新区各类特色农副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琪 文/影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