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个人能力」这个词我听了小三十年,具体是什么我一直没有弄清楚,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反复强调,宣称要去培养、提升、巩固、丰富、完善、强化,为此要去阅读、买课、拜师、做测试、画思维导图......
「个人能力」这个词我听了小三十年,具体是什么我一直没有弄清楚,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反复强调,宣称要去培养、提升、巩固、丰富、完善、强化,为此要去阅读、买课、拜师、做测试、画思维导图...... 最近,通过观察读者留言,分析他们的话语,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答案。无论什么高大上的个人能力都可以放在一边,反正大家也没有,知道了一堆个人能力项目也只是徒增烦恼,所以不用去考虑。我个人认为,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个人能力就只有一项:想到了就去动手做的能力。 任何别的能力都不需要,大多数人的问题是只能做到一半,就是「想到了」的这一半,然后就一个拐弯,走上「想太多」的那条岔道。而在这条岔道的终点,无一例外地写着「做不到」、「没意义」、「不可行」标语。只有极少数人拥有完整的一句话,拥有随即「动手做」的那后半截。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非常专断,不过我觉得我有资格去说。因为我在那么多年的写作过程里,介绍过很多新玩意儿,新方法。我也持续观察过读者的反应,观察他们面对一个新鲜事物,尤其是还有一点点学习门槛的那一类,他们的反应是什么。 我的观察结果是大部分读者本能地就开始退缩。退缩是我说的,真实表现不是这样。真实的其中一面表现是否定,找出一切理由来分析为什么不可行。另一面则是例外论,就是说如果有人做到了,那么就要给他找出一个理由,证明他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他单纯是个特例。 一个人真正决定要去做什么的时候,那就去做了。一个人决定不要去做什么,又承认自己其实应该去做的时候,哇,那个话就多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间加上权力结构分析,平常三锤打不出个闷屁的人,这时候随便都能给你写出几百字论证严谨,证据充分的小论文来。就为了说明一件事:不可行。 偏偏是这种人,整天在网上捞所谓「干货」,找寻所谓「牛人」,加入所谓「学习群」,研究所谓「方法论」,忙于学习各种所谓「自我提升」的奇技淫巧。看起来很忙,我就忍不住想笑。人类真的太疯狂了,就是为了一个退缩回避,可以写很长的小论文,可以假装自己忙忙碌碌在学什么。对自己表演思考,表演学习,表演忙碌,慷慨地把光阴浪费掉。 我之前写过一篇互联网千古名篇,传播上无远弗届,至今脍炙人口,标题叫做《 连个黄网都找不到,你还能干什么?》。前几天有个话很少的读者跑来留言,说自己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的确找到了,不止找到了,而且由此接触到了数字加密货币,从此人生发生改变,现在靠炒美股养活全家。 对比很强烈,很刺激。 我记得当年发出这篇文章之后,还有个大二的学生哥专门写了长信过来,论证我的观点怎么怎么不对,找黄网和动手能力之间如何没有必然关系。而那位给我留言的读者,那么多年里没有麻烦过我,给我写什么长信,要和我「讨论」什么,一起「分析」什么,大家「High 聊」什么---他看完就去做了,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只是在多年之后带结果回来给我看一眼。 所以这就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你不用告诉我为什么不可行,为什么没意义,为什么不可能做到,尤其不要写几百字的小作文来,我不想看,我又没有邀请你来和我讨论,请求你给出自己的观点。大多数的事情在大多数时候都不可行,不需要任何人来论证这件事,更不需要谁来告知我。你不想做,不需要征求我的同意,也无需取得我的认可,那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的决定,不需要第二个人做见证。 基于这种想法,我认为最不了起的个人能力就是想到了就动手去做。一个人都不需要什么更高阶更强大的能力,单有这一项能力就已经超过了人群中 90% 以上的人口。当我们要讨论提升培养个人能力,讨论项目可行性的时候,应该是在这 10% 的人口进行内部讨论。 当然,那 90% 的人也不是没事可以做,还是可以继续忙于 阅读、买课、拜师、做测试、画思维导图......相信这样就可以 培养、提升、巩固、丰富、完善、强化个人能力。 然后回来继续写小论文,再次论证为什么不可行。 这个世界真美好,每个人都有合适的事情可以去做。 来源:趣闻捕手一点号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