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全民可举报,这些陷阱你必须知道!AI内容不标识=违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15:51 2

摘要:你是不是也曾在刷视频时一愣:“这真是他本人说的吗?”从明星代言假产品到伪造名人声音卖货,AI伪造内容越来越难以辨别。不过别慌——国家出手了!

你是不是也曾在刷视频时一愣:“这真是他本人说的吗?”从明星代言假产品到伪造名人声音卖货,AI伪造内容越来越难以辨别。不过别慌——国家出手了!

2025年9月1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所有经由人工智能生成或合成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均须被强制添加上“电子水印”。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每一段AI参与制作的内容,都可能带着它的“身份证”。

▍一、什么是“电子水印”?两种类型你要分清

很多人一听“水印”就想到角落里的半透明Logo,但这次说的电子标识,可没那么简单。它分为两种:

✅其一为“显式标识”,它以一种直白无隐的方式告知:“我乃人工智能所创作!””

例如,一段由AI生成的视频,其左下角或许会标注“合成内容”;AI语音播报时,开头会添上提示音;甚至虚拟主播在直播之际,也需自报“家门”。

✅其二为“隐式标识”,它隐匿于数字的背后,宛如文件的专属身份证一般。

此类标识并非直接呈现于外,而是巧妙地嵌置于音频、视频的元数据之中。它宛如一位忠实的记录者,详细记载着内容的来源、制作方以及生成时间等关键信息。即便视频历经剪辑、压缩等处理,此类水印依旧能够被专业平台精准识别并有效追踪。

▍二、缘何一定要为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内容“登记注册”呢?数据的背后,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你猜现在网络中有多少内容出自AI之手?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短视频数量与上一年相比呈井喷式增长,涨幅高达320%。与此同时,伪造类内容涉嫌诈骗的案例数量较去年亦大幅攀升,增幅接近五成!

例如最近某电商平台上,就有不法商家伪造奥运冠军语音推销产品,导致大量消费者被骗;更有人利用AI换脸伪造明星代言虚假投资平台,单笔诈骗金额高达百万元。

没有标识,AI合成内容就像“隐身刺客”,不仅侵犯肖像权、隐私权,更直接威胁我们的财产安全。《办法》实施之后,你如果再看到逼真却没有声明的AI视频,完全可以果断举报!

▍三、我们普通人该怎么看、怎么做?

第一,学会“先怀疑再相信”

再逼真的视频、再熟悉的声音,只要涉及金钱、隐私、重大主张,别立即轻信。需留意内容是否标注有“AI生成”或“合成内容”的相关标识。

第二,举报有渠道,人人都可参与

从9月开始,你在任何平台看到无标识AI内容,可直接录屏存证,@平台客服或通过举报通道反馈。若平台对相关情况未作处理,那么其亦需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创作者和商家别踩雷!

如果你是内容生产者,记住:用AI生成素材但不标识,可能直接违规。无论是写公众号、做短视频,还是用AI写广告文案,务必按规添加标识。

✨写到最后:

AI不是敌人,滥用AI才是。标识透明化,是我们应对技术双刃剑的关键一步。这不仅维护真实与信任,更守护我们每一个人的数字生活安全。

你有遇到过难以分辨的“AI假内容”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或看法️,我们一起提高警惕,不让骗子钻空子!

作者寄语:

来源:追个剧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