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45年来,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融入城市基因,不断转型升级,从昔日南海之滨的边陲渔村蜕变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国际化大都市。金
C
nfinance
2025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45年来,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融入城市基因,不断转型升级,从昔日南海之滨的边陲渔村蜕变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国际化大都市。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金融助力深圳发展的政策支持,深化深港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试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金融制度创新和市场活力激情碰撞,在资本市场、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突破式发展,深圳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先锋样本。《中国金融》杂志特别策划“深圳特区金融45年”专栏,将机构成长历程融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之中,通过鲜活的金融实践案例,见微知著,展现特区金融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的壮阔图景。
作者 |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四”海扬帆创奇迹,“五”洲瞩目谱新篇。45年前,“春天的故事”在这里起笔,深圳经济特区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实现从边陲渔村到国际金融中心的伟大蝶变。45年后,创新的华章在这里续写,深圳经济特区屹立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头,持续书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壮美画卷。
在这幅壮美画卷中,深圳公募基金行业贡献了精彩纷呈的一笔。作为特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募基金行业始终与特区发展同心同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居民财富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诞生于深圳的国内首批公募基金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基金)在特区精神指引下,秉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产品创新为引擎的经营理念,谱写了与深圳特区同行、与中国资本市场共进的“南方篇章”。成立至今,南方基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产品累计盈利近2700亿元,累计分红超2100亿元,服务客户数从2001年的4万户增长到2025年6月末的2.2亿户,集团合并资产管理规模从成立之初的21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6万亿元,用实力诠释着“托付南方,成就梦想”的品牌承诺。
因时而生、敢为人先的创业期(1998~2007年)
上世纪90年代,珠江潮涌,改革风劲。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由此也催生了以基金业为代表的财富管理行业。在此背景下,1998年3月6日,南方基金获得了中国证监会颁发的首批公募基金牌照,作为“老十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在深圳诞生,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规范化运作就此拉开序幕。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公募基金行业的起步之路并不轻松。彼时,国内关于公募产品发行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流程尚不完善,第一批公募基金从业者只能参考境外相关文件框架,“摸着石头过河”。以南方基金“基金开元”产品筹备组为例,组员们不遗巨细,就连产品文件中诸如“资金T日划出”还是“资金T日划到”这样看似简单的措辞问题,也会与托管行讨论很长时间;他们明白,“出”和“到”两个字的选择背后代表着基金人的严谨,这是能够获得无数投资者信赖与托付的前提。为了把握申报时效,他们争分夺秒,选择集体住在北京金阳大厦附近的宾馆里彻夜讨论修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少个灯火通明的夜晚,多少页倾注心血的稿纸,多少处密密麻麻的标注,换来了国内首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的横空出世,这也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扬帆起航。
2000年前后,为了促进金融与科技的良性互动,深圳前瞻性地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思路,发布《深圳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发展若干规定》等系列文件,连续举办“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营造了良好的科技企业集聚的业态,也为资本市场创造了一批优质投资标的。2004年1月,国务院颁布首个“国九条”——《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意见》,为创业板的设立提供了顶层政策支持,并明确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目标,将公募基金定位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同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进入法治化、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立足于这个资本市场和公募基金行业蓄势待发的大时代,南方基金以深圳特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和“敢为人先”的魄力,在“基金开元”产品之后,陆续推出了以国内首批开放式基金“南方稳健”、国内首只债券型基金“南方宝元债券”等为代表的几十只具有市场标杆意义的创新产品,不仅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向更成熟、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深圳作为金融改革先行者的示范担当。
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的腾飞期(2008~2018年)
2008~2018年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得益于养老金投资和跨境投资的双轮驱动,公募基金产品体系加速创新,逐步形成涵盖养老基金、FOF、QDII、深港通基金等类型的多元化、跨境化产品矩阵,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从2007年底的约3.2万亿元跃升至2018年底的约13万亿元。
一方面,市场化运作持续深化,养老金投资管理全面引入专业机构,推动公募基金在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领域的受托规模显著增长。南方基金积极做资产管理领域的“破浪者”,于2002年首批斩获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2005年率先取得企业年金管理资质,2008年再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许可,至2016年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职业年金管理资质的全覆盖,构建起贯穿养老一、二支柱的服务体系,在非公募业务上积极布局与创新。
另一方面,深圳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依托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批的政策赋能,在深港金融合作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南方基金牢牢抓住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提升、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契机,积极做国际业务布局的“排头兵”。2008年,南方基金实现“产品+机构”国际化布局双突破,既首发股票型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开拓投资出海通道,又成立了第一家内地公募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南方东英。2014年,南方基金再度引领行业创新,率先推出首批沪港通基金——恒指ETF,以“境内+境外”双轮驱动的国际化布局,开创了中资资管机构出海的新范式。
如果说第一个十年,南方基金在深圳这片金融热土生根发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跨越;那么在第二个十年,南方基金紧跟深圳金融开放创新的战略布局,实现了从有到全、从本土到全球的跨越,在构建起覆盖股票、混合、债券、货币、QDII等全品类产品线的同时,聚焦非公募、境外等更为广阔的资产管理新领域,开启了全能型资管机构的新发展格局。2008~2018年的这十年,公司集团资产管理规模从1500亿元跃升至近万亿元,团队规模从初创期的百余人发展壮大为超过600人,以稳健的投资能力和强劲的发展动能为深圳经济发展增砖添瓦。
因势而行、励精图治的奋进期(2019年至今)
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十年,公募基金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了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公募基金行业下一阶段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公募基金公司坚持投资者为本,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南方基金始终恪守投资者利益为先的初心本源,奋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坚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产配置。“科技引领+产业深耕”是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密码。这里汇聚了一批世界级科技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南方基金深刻理解以科技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逻辑,持续加大对深圳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力度。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资本市场改革等重点发展方向,开发特色鲜明的科技主题类产品,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发行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中证A500 ETF等指数基金,积极引导长期资金投资深圳科技型企业,通过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更优质的金融产品供给,助力深圳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己任,争做ESG投资先锋。深圳将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于城市发展,用“深圳蓝”“深圳绿”重新定义现代化都市的面貌。南方基金在发展过程中深度融入了深圳的绿色基因,将ESG纳入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与日常经营管理,持续完善ESG评级体系,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推动深圳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先后参与了《深圳市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制度建设指引》及其配套制度等多项政策研究,助力深圳ESG生态体系建设;作为“香蜜湖女性倡议”首批发起单位,协同多家深圳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致力于将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纳入企业的重要评价指标,以激励企业提高女性在董事会中的席位和影响力。积极响应《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相关要求,已连续多年编制并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全方位展示公司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持续强化自身经营和投融资活动的碳足迹管理。
▲南方基金22-24年环境披露报告
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粤港澳大湾区是拥有全球影响力的财富管理中心和人口集聚高地,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迫切,发展普惠金融的条件得天独厚。长期以来,南方基金将服务好大湾区广大投资者作为核心,体系化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运作体系,坚定向买方投顾转型,持续打造“司南投顾”平台。不断扩大服务半径,优化全流程服务体系,着力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一站式的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金融服务;基于客户体验开展产品设计创新,推出一批合理让利型产品、固定持有期产品、解决方案型产品等有利于提升客户体验的产品,更好实现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利益共担;在深圳各监管机构的统筹与指导下,将投资者教育工作全面、深入地融入深圳居民生活的多元图景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多样、主题多元的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商圈、校园等形式,举办“彩虹之旅”全国大型投资者教育巡讲、“大学生金融素养教育”专项计划、大学生证券投资研究大赛等活动,帮助深圳民众提升金融素养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
积极助力国家养老战略,提升养老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深圳的城市人口具有总体年轻、家庭小型化、备老服务需求较大的特点,如何提供更加契合备老人群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是深圳做好养老金融的“必答题”。南方基金将养老金业务视为长期发展的战略性业务,以绝对收益产品为切入点,持续加强养老金业务投研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形成投资风格明确、业绩长期稳定的养老投资优势。公司已为数十家深圳企业提供年金组合管理,针对深圳养老金客户需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分析,完善养老金业务产品线,并将深圳作为推广个人养老金的重点区域,积极探索养老投顾业务,为客户提供“产品+账户+陪伴”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个人养老服务。
扎实推进数智化转型,打造聪明的资产管理公司。深圳是全国发展数字金融的前沿阵地,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协同推进,形成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深圳模式”和“深圳案例”。南方基金依托于深圳强大的金融科技基础,将科技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重点打造,形成了以云原生技术为底座,以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心为支撑,以自研的欧拉资产管理系统和智慧办公系统为载体的清晰顶层规划。在机制层面,以用户为中心,推动研发模式由项目制向产品制转型;在人才层面,持续优化金融科技人才结构,打造复合型人才梯队;在技术层面,推动技术架构的统一和向云原生的转型,灵活支持和应对各类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从而实现业务能力的全面整合和业务知识经验的有效沉淀。
未来展望:而今迈步从头越
深圳正以高质量发展高地和民生幸福标杆作为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昂首前行。作为生于深圳、长于深圳、成于深圳的南方基金,将继续秉持“立足深圳、服务湾区”的责任,以“根植于时代,领先于市场”的精神,努力实现深圳与公司发展的同频共振。
▲南方基金企业文化展厅
产业为先,链动未来。公司将围绕深圳打造产业金融中心的目标谋篇布局,积极引导资金流向深圳“20+8”战略新兴产业和优质企业,为深圳补链强链延链添砖加瓦。持续加大对大湾区优质企业的投研力度,积极参与深圳上市公司治理,促进社会资本和优质企业高效对接,努力成为服务深圳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的重要一环。
创新为先,智领未来。公司将扎根于深圳的创新土壤,围绕新质生产力、碳中和等主题及大类资产配置需求推出一批创新型产品,让广大投资者分享深圳创新发展的红利,助力深圳成为全球创新资本的集聚地。我们也将乘着深圳AI发展东风,向着自动化程度更高、风险更低的数智化公司加速转变。
民生为先,幸福未来。公司感恩大湾区广大投资者的信任与托付,也必将尽最大努力回馈投资者。以精研之道,优化“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铸就穿越周期的价值发现能力;以服务之智,形成多元化、智能化、全流程解决方案,塑造可感可及的财富成长体验;以洞察之心,深耕大湾区财富管理需求,营造稳进致远的长期投资生态。
红旗漫卷,征途如虹。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南方基金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新国九条”等重要政策精神,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指引,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强化功能性定位,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服务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战略,在这片写满春天故事的南粤大地上砥砺前行,坚定朝着打造一流投资机构的更高目标迈进。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