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LPL的赛场上,IG以2:0轻取WE的比赛看得人热血沸腾。尤其是第二局,IG中野联动频出,先是打野反蹲成功拿到人头,接着中单绕后包抄形成多打少,最后ADC卡着兵线推进,一套战术组合拳打得WE毫无还手之力。
最近LPL的赛场上,IG以2:0轻取WE的比赛看得人热血沸腾。尤其是第二局,IG中野联动频出,先是打野反蹲成功拿到人头,接着中单绕后包抄形成多打少,最后ADC卡着兵线推进,一套战术组合拳打得WE毫无还手之力。
这种“策略为王”的竞技理念,放在游戏圈同样适用。特别是SLG这类以“谋”为核心的游戏,玩家之间的对抗本质上就是战术设计的较量。而最近被不少电竞玩家安利的《三国:谋定天下》,就把“策略深度”和“操作门槛”平衡得恰到好处,让新手也能体验到“用脑子赢”的快感。
传统SLG常被诟病“前期太复杂,后期靠数值”,但《三国:谋定天下》却反其道而行之。游戏里没有“必须肝满200小时才能入门”的隐藏规则,新手上线就能接触到核心策略:比如武将搭配。
对新手来说,这里的"降肝减氪"设计简直是"脑力成长的保护盾"。武将等级可以随意置换,战法重置只需要铜币,相当于给了"试错的勇气";20抽必出橙将的保底机制,登录前七天送的125次抽卡券和多个橙色武将,足够你组建心仪的队伍。
游戏里的战术对抗,还藏着不少“反套路”的细节。游戏里也有六大职业任你选:喜欢冲锋陷阵的选"镇军",擅长谋划的当"奇佐",连资源管理都有"司仓"职业——总有一种方式,能让你在游戏里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这种团队分工的操作,连玩了多年SLG的老玩家都直呼“没想到”。
从IG的战术胜利,到《三国:谋定天下》的策略对抗,其实都在印证同一个道理:真正的竞技乐趣,来自于“用智慧创造可能”。
当越来越多人开始说"我很喜欢我的肌肉",或许我们也该对自己的脑力说声"我很喜欢我的策略"。在《三国:谋定天下》的世界里,每一次排兵布阵都是脑力的锻炼,每一次同盟协作都是智慧的碰撞。这里没有"标准玩家",只有"独一无二的谋略家"——或许,这就是游戏最动人的地方:它让我们在享受策略乐趣的同时,也学会了欣赏自己的脑力成长。
来源:旭日聊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