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真管事、回复率100%!汉中党员干部在实干中转作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5:17 1

摘要:“没想到打了12345热线,巷子里占道经营的现象,立马就没有了。”近日,家住汉中市汉台区东关街道王家巷的居民王女士看着门前通畅的道路,眼中笑意满满。这是我市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坚持开门搞教育、畅通民意渠道,依托12345政府服务便民热线(以下

“没想到打了12345热线,巷子里占道经营的现象,立马就没有了。”近日,家住汉中市汉台区东关街道王家巷的居民王女士看着门前通畅的道路,眼中笑意满满。这是我市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坚持开门搞教育、畅通民意渠道,依托12345政府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解民忧、暖民心的一个缩影。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以12345热线为“主阵地”,抓实开门教育、解决急难愁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实践实干中转作风、树新风。

“喂,你好,12345吗?我家楼下烧烤店,到现在还在营业,吵得我们根本睡不了觉……”凌晨1点,12345热线受理中心的电话仍在响起,接线员一边仔细记录诉求,一边迅速将问题流转至生态环保部门。两小时后,执法人员已赴现场核查,督促烧烤店整改;3天后,投诉人反馈“夜间扰民消失了”。

这样的高效处置,在汉中已成常态。市委组织部和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将12345热线作为民意“晴雨表”,建立“受理—转办—督办—反馈—评价”闭环机制,对群众诉求实行“清单化管理、限时办结”,针对热线反映集中的物业纠纷、车辆乱停乱放、驾考考试收费不规范等民生问题,建立《民情日记工作台账》,组建民情日记工作小组,实行“日核查、周预警、月调度”,500余件群众身边的烦心事被纳入台账,件件有人盯、项项有回音。对于办理难度较大、超过办理时限、群众反复反映等“难啃的硬骨头”问题,专班直接开赴现场核查督导,40余件复杂事项得到穿透式解决。

“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不够,下班回来绕几圈都找不到地方充电。”这是汉台区金泰滨江花城小区业主的共同烦恼。12345热线接到集中反映后,由区电动车专班牵头,联合社区、物业实地调研,在小区外围公共区域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18组,共180个充电端口用于小区业主进行停放充电,难题迎刃而解。

我市注重从热线诉求中梳理民生“痛点”,开展“靶向治理”。针对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全市建成示范性助餐点80个;山区群众办事出行费时,推出“帮办代办+上门服务”;电梯故障投诉频发问题,通过开展电梯质量检查,加装安全保护系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7月份,我市12345工单回复率、解决率、满意率相比5月份均有提升。其中,回复率由98.71%增长至100%,解决率从87.20%增长至91.26%。

“以前觉得政府部门离得远,现在打个电话,工作人员就能追到家门口解决问题。”西乡县城关镇居民李大姐的话,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不仅在于对热线诉求的细致回应,更源于治理体制的深层完善。我市以12345热线为线索,纠治民生问题背后的作风顽疾,健全首接负责、限时办结、双向反馈、严督实考等机制,同时,对40名12345热线接线员、866名12345热线工单承办人员分类分级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如今的汉中,群众诉求有人听、难题有人解、期盼有人应。12345热线这座“连心桥”,一头连着群众急难愁盼,一头系着干部责任担当。从“接单即办”到“举一反三”,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在一次次高效处置中,把“民声”里的大事小情,都办成百姓心里的“民生风景”。

来源:汉中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