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田间 “传经”,振兴一线 “破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5:11 1

摘要:近日,湖南省新闻主播业务提升培训班 60 名学员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开启扎根基层的“实战型”培训。湖南省广电局打破传统培训定式,将全省新闻主播业务培训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带领学员深入省广电局驻花垣县乡村振兴联系点——花垣镇兴农园社区的樱桃

红网时刻新闻8月28日讯(通讯员 祝栗 申磊)近日,湖南省新闻主播业务提升培训班 60 名学员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开启扎根基层的“实战型”培训。湖南省广电局打破传统培训定式,将全省新闻主播业务培训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带领学员深入省广电局驻花垣县乡村振兴联系点——花垣镇兴农园社区的樱桃基地等现场,以专业传播能力破解农户增收难题、打通企业产销堵点,让培训既“有理论” 更“见实效”,成为连接专业资源与基层需求的“桥梁”,彰显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担当。

精准破题:解农户燃眉之急,让培训接足“地气”

“6月樱桃采收完,11 月美人桔才成熟,基地没收入还背贷款,想搞露营、亲子游却不知咋宣传。”兴农园社区樱桃基地创业者老叶的愁绪,道出基层经营者的普遍困境。这位从宁波来花垣的新农人,基地尚处起步阶段,受季节性断档、宣传乏力、创收路径窄等问题困扰,发展举步维艰。

得知需求后,省广电局驻村工作队迅速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将樱桃基地设为现场实践教学点,把农户“急难愁盼”转化为培训 “实战课题”。现场,湖南卫视原以主持《乡村发现》节目著称、曾获范长江新闻奖和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金奖的李兵以访谈形式讲述老叶的创业故事,激活学员思路。湖南教育电视台李卓率先提出“樱桃树认养” 模式:“给每棵树编号出租,租户直播看生长、基地代管护、成熟后寄果实,既锁销量又让城里人体验种植乐趣......”湖南经视安琪建议:“打造个人社交账号,分享种植日常,展现生态种植,积累粉丝后直播带货,树口碑拓销路......”湖南都市频道童鹤补充:“控制成本,可合作本台助农节目‘新果园’。” 湘西州广播电视台主播肖诗慧结合田园优势提议:“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制近郊游攻略、周末游短视频,春节、五一引入游乐设施,抓返乡群众‘节日消费’增人气收入。”

一条条务实建议,让老叶紧锁的眉头舒展:“这些办法说到我心坎里,有大家帮忙,基地肯定会更好!”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对接,让培训跳出 “课堂讲授” 单一模式,变 “被动听课” 为 “主动解题”,既直面农户增收需求,又让主播读懂基层痛点,实现 “为民服务” 与 “能力提升” 双向奔赴。

靶向赋能:破企业滞销难题,让培训踩准“痛点”

“黄金茶醇厚、腊肉是老手艺、吉卫大米软糯,可特产与周边县同质化严重,又没找对宣传路,销售难。”花垣十八洞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的无奈,折射基层农企共性困境 —— 优质农产品因缺品牌塑造、推广路径和销售网络,陷入 “酒香也怕巷子深” 的滞销僵局。

为帮企业突围,培训班当夜组织学员开展专题头脑风暴,聚焦“品牌、渠道、业态”,定制 “线上线下融合、情感场景联动” 方案。湖南电视剧频道潘龙飞提出品牌化路径:“打造‘十八洞黄金茶’专属 IP,设计‘生态健康’包装,线上开抖音、淘宝店直播带货,线下联动花垣景点推销、办试喝活动......” 针对湘西腊肉,永州市融媒体中心周诗晴建议:“推‘家乡味礼盒’配手写贺卡,唤醒在外湘西人乡愁;联合餐饮企业开发特色菜品,借餐饮渠道带火产品......”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赵悦彤提议:“联合高校搞实践,让年轻人为花垣发声,传好景好物......” 湖南经视钟好则说:“从卖产品转卖故事,打造‘北纬28 度的甜蜜’等区域记忆点......” 学员们还拓展 “农文旅融合” 思路:“将黄金茶基地、腊肉工坊建成文旅景点,让游客体验采摘制作,以‘体验 + 销售’提知名度销量。”原定 1 小时的研讨,因学员踊跃发言延长1个半小时。

“主播建议直击要害,给我们很多决策思路!”公司负责人感慨,将尽快梳理落地方案,让花垣特产走出大山。培训班的靶向赋能,不仅解企业眼前滞销难题,更搭建“品牌化、市场化、长效化”发展框架,为基层农企注入持续动力。

创新致远:聚多方共赢之力,让培训彰显“价值”

此次“培训办进乡村一线” 的实践,是省广电局以队伍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蕴含多重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为基层帮扶和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范本。

其一,创新帮扶模式,激活内生动力。省广电局驻村工作队跳出“输血式” 帮扶思维,以 “培训” 为纽带,构建 “需求收集 — 资源匹配 — 实战解题 — 长效跟进” 闭环。不简单送钱送物,而是搭 “主播 + 农户 + 企业” 对接平台,将传播资源转发展思路,把外部助力转为内生动力。“不包办、搭平台,不灌输、解难题” 的模式,让基层主体从 “被动受助” 变 “主动发展”,实现 “扶上马、送一程、帮到底”。

其二,重塑培训逻辑,锤炼专业能力。传统主播培训多聚焦播音技巧,此次培训班打破“演播室与基层” 壁垒,让学员在走访农户、对接企业中练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主播们不仅将传播理论转助农实效,更在与百姓交流中深化 “以人民为中心” 的传播理念。正如学员所言:“今后会持续关注乡村振兴,用话筒和镜头为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发声”“用‘带露珠的播报’,讲好湖南故事、传递湖南声音”......这种 “实践中学习、服务中成长” 的逻辑,为新闻人才培养开辟了新径。

其三,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多方共赢。从帮樱桃基地拓农旅路径,到为特产打通产销渠道,本质是“专业力量下沉” 与 “基层需求升级” 同频共振。对农户,难题得解、增收有盼;对企业,销路拓宽、品牌提升;对主播,能力锤炼、初心坚守;对乡村,产业有活力、振兴有支撑。“一训多赢”的成效,让培训成乡村发展 “催化剂”,让 “为民服务” 落到实处。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乡村振兴需新担当。省广电局以创新培训为抓手,架起专业资源与基层发展的“连心桥”,让百姓尝发展 “甜头”、新闻工作者找服务 “定位”、乡村振兴 “路子” 更宽。这一实践证明,唯有扎根基层、对接需求、创新方法,才能让政策红利惠及百姓,让专业力量赋能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源源不断活力。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