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丨密织路网同频脉动活力中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5:16 1

摘要:“十四五”以来,我国高速公路新增里程3万公里,总里程达19.1万公里。翻山越岭,穿江过海,这张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将城市与乡村、内陆与沿海、国内与国际紧密相连。如今,我们不再只数里程,更注重经济社会效益:服务区蝶变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驿站客厅”,路衍经济蓬勃发展

数览成就

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

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9.1公里

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全国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公路

“十四五”以来,我国高速公路新增里程3万公里,总里程达19.1万公里。翻山越岭,穿江过海,这张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将城市与乡村、内陆与沿海、国内与国际紧密相连。如今,我们不再只数里程,更注重经济社会效益:服务区蝶变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驿站客厅”,路衍经济蓬勃发展,智能建造、绿色低碳的理念在交通大动脉落地生根……高速公路与经济社会的强劲脉动同频,从建设技术到服务方式,实现了软硬兼备的高质量发展,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激荡着深远影响。

案例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贵平高速以“新”提“质”

从智慧梁场的智能化生产,到北斗定位助力无人摊碾路面,在西南地区,贵平高速公路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工程建设范式,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样本。

贵平高速公路全长约174公里,是贵州省里程最长在建高速公路项目。

在位于贵平高速公路T12标段的智慧梁场,焊接机器人正依据给定参数精准加工成一根根钢筋,浇筑成型后的梁片坐上“小火车”进入“桑拿房”,开始自动化蒸养……

这是贵州省首个智慧梁场,配备4条生产线,运用物联网数据分析技术,实现T梁生产工厂化、集约化、智能化,将T梁生产周期从7天缩短至3天,梁场用工从50人减少至12人。目前,已有1000余片T梁从这里输送到高速公路建设工地。

同样是省内首创,位于贵平高速公路T19标的中央分隔带分设型预制混凝土护栏智能生产线,正展现着智能化的另一重效能。该生产线实现了全机械化作业,相比传统方式生产效率提升2倍,生产的护栏密实程度及强度比传统波形护栏提升一个等级。这条智能生产线已生产出2.1万片护栏,应用于贵平高速公路项目全线。

贵平高速公路无人摊铺现场。本报记者 刘叶琳 供图

目光转向路面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通过北斗定位系统远程操控,同时“指挥”多台无人驾驶压路机工作。“我们自主研发技术,在压路机上安装自动驾驶控制器,然后通过北斗定位监控位置,实现无人驾驶。其优势是提升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不会产生漏压和过压现象,保证施工的质量。”贵平高速公路LM4现场应用工程师吴家安介绍。相较于传统人工施工,这项技术让路面工程渗水合格率和平整度提升约6%、施工效率提高25%、能耗降低15%,实现了路面质量“均质化”。

贵平高速公路的“新”意,也深植于对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中。依托贵平高速公路开展的《收费站窄岛化研究与评价分析》,提出了收费站“窄岛化”与“智慧云舱”建设方案,不仅能满足近期收费站的功能与规范要求,还为远期收费站的改造、迁移或拆除预留了空间,同时提升了收费车道的通行能力以及对收费系统的监控与维护能力,将成为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的贵州样板。

贵平高速公路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黔山贵水间即将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智慧之路。(本报记者 刘叶琳)

案例关键词·路衍经济

黄金通道振兴佛手产业

“你好,我们要去北山口村佛手产区,请问怎么走?”“您好,导航至北山口村文旅会客厅,8分钟后便可到达目的地。请收好您的通行费发票,如需购买佛手产品,凭通行费发票可享受优惠。”日前,在浙江交通集团金华东收费站,收费员熟练地为问询的驾驶员指路答疑。

北山口村位于金华市金东区,是佛手主产区,村里超一半的村民从事佛手种植、加工和售卖。去年,全村佛手产值超1.6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6.5万元,村集体收入317万元。

乡村经济做大做强,高速公路扮演着重要角色。杭金衢高速公路金华段完成双向8车道拓宽;金丽温高速公路同步实施智慧化改造,两条大动脉在金东区境内形成“十字”通道;建金高速公路让“黄金通道”升级为“黄金交通圈”……近年来,浙江高速公路网不断织密,佛手“走出去”更便捷,游客也可沿着路网“跑进来”,路衍经济的动能持续放大。

北山口村距高速公路金华东出口仅3.8公里,早上挂在枝头的佛手,下午就能打包发货,沪苏浙直播订单甚至可以实现次日达。“高速公路出口就在家门口,运输方便,上门收购的客商自然很多。”种植户邢林炉说。收购佛手的冷链车经由高速公路汇集而来,直接开到地头收果。每减少10小时运输时间,就能多保留5%的挥发油含量,让佛手果保鲜度更高,更受市场欢迎。

电商直播销售佛手。徐珺 摄

随着电商产业发展,北山口村产业园、直播间人气火热,直播间外,工人挑果、打包、发货动作不停;高速公路上,一辆辆冷链运输车满载鲜果前往全国市场。去年,北山口村佛手线上销售额达8500万元,占全村佛手产值的半壁江山。

一条高速公路,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打通了产业壁垒。当佛手沿着浙中高速公路网奔向八方,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也浸染沁人甜香。(徐珺 赵阳)

案例关键词·交旅融合

服务区刮起“苏超”风

绿茵场上,2025年“苏超”激战正酣。这个夏天,江苏各大高速公路服务区也被出行观赛的客流“引燃”。

周末,江苏省淮安市的洪泽湖服务区内不时爆发阵阵喝彩声。大厅里,高清大屏实时播放着激烈的苏超赛事,屏幕前坐满了聚精会神的球迷,时而呐喊助威,时而掌声雷动。“原本只是路过休息,没想到还能看半场精彩比赛,赶路和观赛都不耽误!”身着南京队球迷衫的旅客李先生笑着说。

为接住“苏超”联赛的文旅“好球”,江苏省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心以服务区为载体,提升服务精度、管理效能。各服务区均做足了“功课”——

六合服务区开设免费的创意彩绘点,为过路球迷添彩助兴。“阿姨,给我画个南京队的彩绘在脸上!”一个小女孩兴奋地排着队。彩绘师手持画笔,熟练地在球迷脸颊或手臂上勾勒出足球、队徽或城市标志。

六合服务区工作人员为小球迷彩绘。孟海山 供图

不少服务区还设置了打卡点,让旅客为支持的球队“打call”助威,五颜六色的便签贴已布满墙面。“淮安加油!”“南哥雄起!”……球迷们纷纷提笔,留下对心仪城市球队的祝福和激励。

前宋服务区内,印有各种苏超“热梗”的文创帆布袋挂满了移动售卖车,引得旅客纷纷驻足挑选。不少服务区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苏超城市礼盒套装,成为球迷选购伴手礼的热门选择。

这股“城市足球风”也吹向了服务区内的餐饮业。餐厅里,“南京盐水鸭大战淮安小龙虾”的“城市对决套餐”成为畅销菜品,球迷们为自己支持的城市主队下单。服务区超市推出包含啤酒、特色小吃、功能饮料的“活力能量套餐”,为大家观赛助兴。促销活动显著带动了商品销售量,也极大提升了球迷在行程中的观赛体验。

从交通配套到情感共鸣,江苏服务区将“跨城观赛”转化为“移动体验”,通过一系列细节服务,为观赛球迷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既满足了球迷的实际需求,提升了赛事参与度,更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与文旅赛事资源深度融合。(本报记者 王肖丰 通讯员 吴頔)

短评

让条条“动脉”持续奔涌

暑运、春运,“五一”“十一”……高速公路扛住了一年又一年的客流新高,高峰时保障了单日7000万次以上的车辆通行,这背后是关于建设技术升级、智慧调度、充电服务网络建设等一场又一场的能力革新,是从建设、运营到养护实力的全面提升。

我国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时至今日,在这片广袤国土上,高速公路扮演的角色早已超越了最初的“车的载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凸显,不断重塑着人们的出行方式、生活半径和经济版图。

“十四五”以来,高速公路网向西部、偏远地区延伸,在西北边疆,阿乌高速公路穿越茫茫沙漠,将乌鲁木齐至阿勒泰的车程缩短至3.5小时,直接带动福海县黄金海岸旅游与北屯市瓜果种植产业发展,成为边疆振兴的“金色走廊”。

车流停下来的地方,恰是经济活起来的地方。伴随自驾游的兴起,不少高速公路服务区转型发展,从功能驿站升级为文化体验节点和消费新空间。交旅融合让过路消费升级为过夜经济,绿水青山在高速公路沿途就能兑现民生红利。

提前交出的答卷令人欣喜,从“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从“建设高峰”到“治理高原”,成就令人振奋,但更需前瞻。我们对高速公路的期待,早已超越了长度与宽度,更在于其链接广度、服务深度与创新高度。“十四五”接近尾声,提前“撞线”不是终点,而是升级的新起点。

未来,高速公路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我们期待每一条高速公路都升级为可持续增值的“永续资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承载城乡共富、山海同荣的梦想行稳致远。(索梦瑶)

责编丨陈雪飞

审核丨连萌

监制丨陈林

来源:交通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