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学们,大家找一找这个视频中穿白色衣服的人一共传了几次球。”在郓城县“‘郓’育心灵——中小学生共上心理健康直播课”的现场,心理教师张培忠、心理治疗师张江华正在与初中学段的学生们分享青春期情绪管理问题。8月25日至26日,郓城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
“同学们,大家找一找这个视频中穿白色衣服的人一共传了几次球。”在郓城县“‘郓’育心灵——中小学生共上心理健康直播课”的现场,心理教师张培忠、心理治疗师张江华正在与初中学段的学生们分享青春期情绪管理问题。8月25日至26日,郓城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暑期中小学生共上心理健康直播课线上活动。活动按小学、初中、高中分学段设专场,吸引全县5万余人次在线观看,以专业、生动、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为广大青少年健康度过暑期提供积极引导,为全面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注入“心”活力。
聚焦“精准化”
打造心理健康直播品牌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现实需求,郓城县持续优化内容供给,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郓’育心灵”直播品牌,使授课内容更精准、受众群体更精准。
在小学专场中,心理教师王艳芬、心理治疗师郭欣以“踢猫效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情绪传递规律。“如果我是这个故事中的父亲,我不会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里”“我会控制情绪,好好和孩子沟通”……学生们代入情境、积极回应,展现了对情绪管理的初步理解。初中学段聚焦青春期情绪调节,通过“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注意力转移法”——先让学生记录视频中白衣人的传球次数,再指出大家都忽略的“大猩猩”的存在,直观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高中专场直击亲子沟通与学业压力,教师张春芝、咨询师张修磊结合典型案例,分享亲子关系处理技巧与压力疏导方法,切实回应高中生成长困惑。通过精准施策,让课程“对味”更“有效”。
3年来,“‘郓’育心灵”暑期心理健康直播课已累计吸引超过30万人次观看,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成为郓城县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张名片,持续为全环境育人注入了“心”动能。
突出“专业化”
建强服务保障体系
郓城县从“心”出发,向“专”而行,始终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依托全县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及200余处校内心理咨询室,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实现“校园有阵地,咨询有渠道”。精心制作13支心理情景剧及科普视频,以生动形式普及心理知识;组织百余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内容涵盖常见心理问题识别、科学疏导策略及危机干预等核心能力,提升一线教育者的专业水平。通过专业筑基,让保障“扎实”更“长效”。
推动“协同化”
构建多方联动格局
心理健康不是“独角戏”,郓城县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家校社医”多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采用“专业指导+学校执行+家庭配合”的闭环模式,织就覆盖“学校—社会—医疗—家庭”的心理健康防护网。通过协同发力,让防护“全面”更“有力”。
下一步,郓城县将继续深化部门协作,拓展服务内容,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系统化、常态化开展,持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为全环境立德树人增添动力。
来源:郓城县广播电视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