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75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些癌症,像“潜伏者”一样,悄悄在身体里藏了好几年都不露声色,等真的感觉不对劲去检查时,医生却说:“已经是晚期了。”
这不是电影桥段,而是现实中很多家庭面临的困境。
在临床上,确实有一类癌症早期症状极不典型,甚至毫无征兆,完全没有“生病”的实感,一旦发现,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被称为“沉默的癌症”。
我们整理了几种典型的“潜伏高手型癌症”,提醒大家:身体虽然没喊疼,但它可能已经在求救。
有人说,胰腺癌是“癌王”,其实它更像个“隐士”——不声不响,却杀伤力极强。
胰腺位于腹腔深处,是个“不起眼”的器官,发生病变时,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直到晚期,才可能出现背痛、黄疸、消瘦、食欲差等表现。
据《中华医学杂志》2023年发布的数据,近80%的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10%。
有患者甚至是因为“背不舒服”去按摩,按摩师建议去医院检查,结果一查是晚期胰腺癌。
提醒:长期不明原因背部疼痛,尤其是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一定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做腹部彩超或增强CT。
卵巢癌被称为女性的“沉默杀手”,因为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一旦出现腹胀、便秘或尿频等症状,往往已经进入进展期。
中国妇产科临床指南指出,卵巢癌早期发现率不足20%。很多女性只是感觉“肚子有点涨”“月经乱了”,误以为是妇科小毛病,结果反复拖延。
更可怕的是,卵巢癌容易播散转移,即便手术切除,也可能很快复发。
提醒:有家族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的人属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经阴道超声+CA125肿瘤标志物检查。
不少人以为得肝癌的人都是“喝酒喝出来的”,其实这是个误区。
我国肝癌患者中,超过85%与慢性乙肝相关。而慢性乙肝往往多年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肝硬化。
《国家癌症中心年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肝癌病例超过37万,确诊时为中晚期的占比超过70%。
有些患者只是“胃口不好”,就诊时已经肝功能异常、腹水明显。
提醒:有乙肝病史、家族肝癌病史或长期酗酒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肝脏影像学。
“我一直以为就是胃炎,哪想到是癌?”这是不少胃癌患者的共同心声。
胃癌早期可以毫无不适,或者仅仅是轻微的反酸、嗳气、胃胀,非常容易和胃炎、胃溃疡混淆。
有三甲医院消化科医生曾表示,7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入进展期,很多年轻人以为自己是“熬夜、吃辣导致的胃不舒服”,却错过了黄金检查窗口。
提醒: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长期胃病、4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两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筛查手段。
“我不咳嗽、不抽烟,怎么会得肺癌?”这是肺癌患者常有的疑惑。
事实上,肺癌早期可能并不咳嗽,也没有气短,一些人甚至是在体检做胸部CT时偶然发现肺部结节。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数据显示,近60%的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入晚期,尤其是腺癌型肺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
提醒:长期接触油烟、有家族肺癌史、曾患肺结核等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早筛手段。
很多人有个误区:“等我有感觉再去看病”。
但癌症从来不是“突然降临”的,它就像一个潜伏的敌人,悄悄布局,等你发现时,它已经占据了主战场。
所以,定期体检的重要性不在于“有没有病”,而在于“有没有早发现”。
医学上将癌症筛查比作“雷达”,越早发现,越有机会打赢这一仗。
沉默的癌症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它藏得深,而是我们忽视得太久。
别等身体大喊大叫时才开始后悔,健康从来不是“感觉好”就代表真的没事。
定期体检、了解家族病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负责。
参考资料:
[1]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24年版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3
[3] 国家卫健委.《肝癌防治科普知识手册》.2024
[4]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心.《卵巢癌防治知识问答》.2023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医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