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金发布研报称,低空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成熟构成农业无人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预计中国农业无人机硬件潜在需求有望达624万台(单年124.8万台),对应潜在市场空间2246亿元(单年449亿元);预计农业无人机单年服务市场潜在空间有望达2256亿元。产业链上游核心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低空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成熟构成农业无人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预计中国农业无人机硬件潜在需求有望达624万台(单年124.8万台),对应潜在市场空间2246亿元(单年449亿元);预计农业无人机单年服务市场潜在空间有望达2256亿元。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供应商、中游品牌商及下游服务运营商,有望在行业快速发展浪潮中同步获益,合力实现科技兴农。关注传感器、飞控芯片、定位等产业链相关标的。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无人机助力纾解劳力困境,筑牢农业根基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农业无人机正成为破解农业发展矛盾的关键抓手。从需求侧看,食品消费占居民支出比重显著,2023 年,中国人口占全球的18%,但却消费了全球约30%的大米、51%的猪肉、46%的蔬菜、37%的水果、40%的海鲜。
对中国人来说,食物从来不止是满足生存所需,更是在数千年悠久历史中,承载着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沉淀而成的“食”文化缩影。稳定的农产品关乎民生幸福,而中国的耕地面积仅占全球的8.2%,这就对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化农业无人机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农力短缺压力,提升农产品自给率和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无人机适配农业生产高负荷、重复性强的特点,在产量、质量、环保及经济效益层面贡献突出价值
无人机应用场景覆盖农林牧渔全领域,播种、撒肥、喷洒、监控等环节均能高效适配,涵盖固定翼、多旋翼等多样机型,满足不同作业需求。无人机通过精准施药施肥、快速防控病虫害,可显著提升产量。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的趋势下,无人机正以技术革新打破传统生产桎梏,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
政策扶持与技术降本双驱动,市场前景广阔
低空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成熟构成农业无人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政策端农业农村部明确鼓励培育无人机飞手,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也推出无人机补贴文件;核心部件规模化生产使无人机成本不断下降,国产供应链如大疆、极飞的成熟提升了产品性价比。预计中国农业无人机硬件潜在需求有望达624万台(单年124.8万台),对应潜在市场空间2246亿元(单年449亿元);预计农业无人机单年服务市场潜在空间有望达2256亿元。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供应商、中游品牌商及下游服务运营商,有望在行业快速发展浪潮中同步获益,合力实现科技兴农。
盈利预测与估值
产业链相关标的:传感器(思特威-W(688213.SH)、晶方科技(603005.SH))、飞控芯片(瑞芯微(603893.SH)、爱芯元智(未上市))、定位(海格通信(002456.SZ))、PCB(嘉立创(未上市))、电池与供电系统(欣旺达(300207.SZ))、代工(中诺通信(未上市))、无人机(影石创新(688775.SH))。
风险因素
政策依赖风险,市场竞争与价格竞争加剧风险,技术更新与产品可靠性风险。
来源:智通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