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Tire Business》的研究,过去12个月里,全球轮胎企业工厂的关闭,改变了行业格局。其中,横滨橡胶、米其林和固特异关闭或计划关闭的工厂数量最多。
根据《Tire Business》的研究,过去12个月里,全球轮胎企业工厂的关闭,改变了行业格局。其中,横滨橡胶、米其林和固特异关闭或计划关闭的工厂数量最多。
全球轮胎关厂潮
优科豪马关闭了三家工厂,作为其重组非公路和非公路用轮胎生产基地的一部分。首先,该公司宣布在2024年底关闭其以色列哈代拉非公路轮胎工厂。该工厂每年生产4.2万吨农业、工程机械和工业用斜交和子午线轮胎。
随后,横滨橡胶在今年1月宣布将关闭位于捷克共和国布拉格的非公路轮胎工厂,该工厂年产能为2.8万吨斜交和子午线轮胎,包括用于农业、工业和工程机械的轮胎。
接着,在3月关闭了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轮胎工厂,距离其以23亿美元收购特瑞堡并获得该工厂还不到两年。
米其林于2025年6月9日宣布,关闭其拥有38年历史的墨西哥克雷塔罗轮胎工厂,并将其产能整合到位于瓜纳华托州莱昂的拥有7年历史的工厂。克雷塔罗工厂每年生产不到50万条乘用车和轻卡用的百路驰品牌轮胎,并设有一个卡车轮胎翻新车间。
3月份,米其林还宣布推进关闭法国绍莱和瓦讷工厂,最迟在2026年初关闭。拥有55年历史的绍莱工厂每天可生产1.5万条乘用车和轻卡轮胎,而瓦讷工厂生产金属增强产品。该公司还在关闭一家位于中国上海的金属增强材料工厂。
在此之前,米其林2023年决定结束在德国(特里尔、卡尔斯鲁厄和洪堡)以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阿德莫尔工厂的生产。
固特异在6月宣布将关闭其位于南非卡里加的工厂,该工厂生产乘用车、轻卡和非公路轮胎,于1947年开业,日产能为1万条轮胎。
在其弗吉尼亚州丹维尔工厂,固特异宣布削减约850个职位,将该工厂从生产商用卡车轮胎转向航空产品。
并且,该公司正在继续推进在年底前关闭其德国富尔达工厂和在2027年前关闭德国菲尔斯滕瓦尔德工厂的计划。富尔达工厂于1946年开业,可日产2.1万条乘用车和轻卡轮胎,而拥有119年历史的菲尔斯滕瓦尔德工厂的日产能为1万条乘用车和轻卡轮胎。
去年,固特异结束了其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莎阿南区、拥有52年历史的轮胎工厂的生产。该工厂每年可生产500万条乘用车、轻中卡、农业和非公路轮胎。
阿波罗轮胎表示,计划在2026年夏季之前关闭位于荷兰恩斯赫德的前弗雷德工厂。阿波罗于2009年收购了该工厂,这家拥有78年历史的工厂生产农业和汽车备胎,年产能为67万条。
普利司通于7月2日停止了其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拉弗涅的卡客车轮胎工厂的生产。这家拥有53年历史的工厂年产能为200万条轮胎。
此外,普利司通公司子公司Bandag Europe N.V.在2024年9月宣布,由于需求下降,将于2025年关闭位于比利时兰克拉尔的一家胎面胶工厂。
大陆集团表示,计划在2025年底前关闭其位于马来西亚亚罗士打的轮胎工厂。这家拥有45年历史的工厂是大陆集团在该国的两家工厂之一,年产能为300万条乘用车、轻卡和摩托车轮胎。
住友橡胶于2025年5月关闭了其位于纽约州托纳旺达的拥有102年历史的工厂。
核心逻辑:世界需要中国轮胎
车辕车辙发现,不少国外企业在半年报中指出,轮胎销量下降或业务下滑,主要受来自亚洲大量进口轮胎对市场的冲击。
“来自亚洲”,明显说的是中国轮胎。目前,在各行各业,西方企业总是将销量下降归因于“中国低价产品冲击”,而不去考虑,为什么消费者需要低价产品?如果轮胎质量可靠,价格又便宜,消费者当然是用脚投票。
据欧洲轮胎制造商协会报告,近两年内,中国输欧乘用车胎和轻卡车胎数量大增,增长超1000万条,相比2015年增长4000多万条。
全钢胎方面,欧盟启动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中国全钢胎的扩张。2017年,中国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占欧洲该类轮胎进口总额的70%以上。2018年欧盟实施关税政策后,进口量随即下降了75%。
然而无论如何打压,消费者就是需要这样的产品,下降部分的市场份额,也被中国轮胎海外基地——东盟等其他来源国取代。2023年,泰国和越南输欧卡客车轮胎350万条,比2017年翻了近18倍。
欧美企业造不出低价轮胎吗?当然能,但他们没有中国这样“内卷”的条件,特别是欧美极高的工人成本,需要产品高溢价、维持高利润。这就像一个天平,如果失衡,要么工人失业,要么公司倒闭。而资本为保全利润,关厂裁员便成了家常便饭。
回到国内轮胎业,尽管轮胎业短期压力较大,但整体市场需求没有明显衰退,轮胎工人依旧拿着相对可观的薪酬,干着虽然辛苦但相对稳定的工作。事实上,新项目的扩增还在不断增大就业。
而轮胎流通市场中,多数从业者没有到生死存亡的边缘,更多困难来自于业务转型和利润压缩。毕竟,相对欧美国家的明显萎缩,中国轮胎市场韧性更强,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多数企业仍处于业绩的上升期,尤其作为汽车工业电动化转型的获益者,中国轮胎业未来整体前景仍然明朗!
来源:车辕车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