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夏天,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全院共组建91支实践团队,于8月18日至8月24日分赴荔波县、瓮安县、三穗县、清镇市、黎平县、贵定县、龙里县等地,深入村寨、社区和学
这个夏天,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全院共组建91支实践团队,于8月18日至8月24日分赴荔波县、瓮安县、三穗县、清镇市、黎平县、贵定县、龙里县等地,深入村寨、社区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基层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良好反响。
在实践过程中,青年学子们走进群众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理论宣讲,用互动课堂传递党的声音,让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积极参与普通话推广,为不同群体开设趣味教学、经典诵读与对话训练,帮助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就业与沟通的可能。队员们还与村民携手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垃圾沟渠、美化村容村貌,以实际行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志愿服务不仅停留在语言与环境层面,还走向更广泛的社会关切。各团队在多地开展禁毒防艾和法治宣传,组织模拟法庭和互动问答,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活动,通过非遗体验与手工课堂,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认识传统文化;举办民族团结联欢晚会,以歌舞、民俗游戏、集体舞蹈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优势,在村居墙面绘制文化墙,在古村落进行古建筑测绘与保护知识宣讲,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推动校地合作共进。
青年学子们还把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与成长关怀上。团队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开设心理健康团辅、绘画沙盘游戏与讲座,帮助他们疏导情绪、树立信心。与此同时,他们走访慰问老党员与留守未成年人家庭,送去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陪伴老人和孩子们度过温暖时光。
在红色文化研学环节,学子们参观革命遗址、走进村史馆、聆听老党员讲述奋斗故事,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在田间地头,他们协助农户采摘果蔬、晾晒粮食、管护茶园,并通过电商直播与农产品推广培训,为助农增收出谋划策,用青春智慧为乡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消防安全宣讲也成为实践的重要环节,青年志愿者们手把手教村民使用灭火器,排查家庭安全隐患,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一周时间,青年学子们在基层留下了辛勤身影与真挚笑容。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帮助当地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也锤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品质,提升了综合素质,增强了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院方面表示,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推动更多青年学生走向广阔天地,在火热实践中书写青春担当,为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特约通讯员 周俭
编辑 武芮西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