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裘盛戎创立的裘派花脸艺术是京剧艺术的瑰宝。裘派花脸唱腔既传承了京剧花脸的传统,又勇于开拓创新,裘盛戎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运用鼻音特色,,形成了浑厚沉郁、韵味浓郁的艺术风格,富有独特魅力,深受同行及京剧观众喜爱。
#春日生活打卡季#注:文中插图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裘盛戎创立的裘派花脸艺术是京剧艺术的瑰宝。裘派花脸唱腔既传承了京剧花脸的传统,又勇于开拓创新,裘盛戎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运用鼻音特色,,形成了浑厚沉郁、韵味浓郁的艺术风格,富有独特魅力,深受同行及京剧观众喜爱。
裘盛戎与侯喜瑞合影
作为一位京剧艺术家,裘盛戎有着谦逊的品格和深邃的艺术见解。他在广播电台的一次讲座中明确提出不赞成“裘派”的提法,另外,对于鼻音问题,他则坦诚地表示这是自己生理上的毛病,希望别人不要盲目的模仿,他提倡每个人应该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别人的好经验,不断创新和发展。这段话他是这样说的:
有时候,我遇到一些爱好京剧的同志们,他们谈到对我的唱腔很感兴趣,常常喜欢唱两句,哼两句,并且很谦虚地征求我的意见,问我这句怎么唱,那句怎么唱,并且还说这句裘派是不是这么唱等等。我总觉得很难回答。
一方面(是)由于我的艺术修养不够,谈不出什么道理来,但更主要的是对于“裘派”这个提法(我)感到十分不安。我自己觉得根本谈不到什么(裘)派。也许因为我音色上有些特殊的地方,比如我鼻音重,其实那是我生理上的一些个毛病,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喜爱京剧的同志们千万不要从这些地方着眼。
按,这段话既表现了裘盛戎的谦虚品质,也反映了他对于艺术流派的严谨态度。他深知艺术流派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每一个人在音色上都有些个特点,(如果)丢开了自己的特点去模仿别人,往往会把别人的毛病当作优点来学习,我就见到(过)这样的同志。(本来)他自己的“本钱”(按,指嗓音条件)很好,只要经过很好的锻炼就(会)有发展,可是他(偏偏)要去学某一派,结果反倒把自己的“本钱”弄糟了。
按,可见,裘盛戎对于有些人盲目模仿他人的现象提出了警示,他强调每个人在音色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发展自己的唱腔。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是衷心的希望喜欢唱两句的同志,要多运用自己的特点,吸收别人的好经验,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那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按,裘盛戎鼓励京剧爱好者应该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别人的好经验,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如果,我们将裘盛戎这段朴素的语言放在继承与创新这个语境下做一引申思考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段论述已经超越了具体艺术门类的局限,触及艺术发展的永恒真谛,即:真正的艺术个性不是对既定风格的机械复制,而是主体创造力在继承传统过程中的自然生发。
来源:倚竹听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