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足协发布了一项新规,宣布将加强对民间商业性足球赛事的监管。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份规范只适用于足协自己主办或认证的赛事,那些火爆全网的民间联赛,比如贵州“村超”、佛山“西甲”等,压根不在其管辖范围。这一出,立马把网友给看乐了:人家自己玩得风生水起,压根没等你来
中国足协发布了一项新规,宣布将加强对民间商业性足球赛事的监管。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份规范只适用于足协自己主办或认证的赛事,那些火爆全网的民间联赛,比如贵州“村超”、佛山“西甲”等,压根不在其管辖范围。这一出,立马把网友给看乐了:人家自己玩得风生水起,压根没等你来管,你这规矩是不是来得有点自作多情?
从去年开始,民间足球就像野草一样疯长。贵州的“村超”全村出动,从杀猪的到卖菜的,组起队来一点不含糊,球场边人挤人,呐喊声比职业赛场还响。佛山的“西甲”也没闲着,企业、村镇自己拉队伍,踢得那叫一个较真,视频平台上随便一发就是几十万点赞。甘肃更绝,连县域村庄都组织足球赛,老大爷组队报名的视频刷爆全网。这些比赛要钱没钱、要牌面没牌面,但就是有一股劲儿——真实、热闹、接地气。
反观我们的足协,这几年职业联赛热度一天不如一天,国家队成绩也常常让人无语。这时候突然出台一个“管理办法”,还只管自家一亩三分地,确实让人忍不住调侃:是不是存在感稀缺了,才非得发个文件刷一波脸?但说句实在话,足协真要找存在感,方向可能完全错了。
民间赛事为什么火?不是因为组织得多专业,而是大家真的喜欢。没有硬性指标、没有政绩工程,就是一群人因为热爱而奔跑、呐喊。这种足球,才是最本真的足球。足协如果真想有所作为,最该做的不是急着立规矩,而是转过身来服务大家。比如你派点专业裁判下去支援,开放一些训练资源,或者帮民间赛事对接一下商业合作、传播资源,哪怕就是做个赛事备案系统让大家少走点弯路——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比发一百条规章都顶用。
说白了,中国足球真正缺的不是规定,而是人心。你能让老百姓愿意看、愿意踢、愿意讨论,足球才有根。而现在根在民间自己长出来了,管理者却还站在上面指手画脚,这画面确实有点幽默。
很多网友也说得挺直接:足协真要聪明,就应该学学地方文旅局是怎么“蹭热度”的。你搭台,让老百姓唱戏;你服务,让比赛更规范、更安全、更有传播力——而不是反过来,什么事都非得按你的规矩来。要知道,真正的足球文化从来不是管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
最终说到底,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一个出台即过时的文件,而是一次彻底的思维转变。从“我来管”变成“我来助”,从“控制者”变成“推动者”,这才是真正能赢得掌声的出场方式。
您觉得呢?足协是应该继续加强管理,还是彻底放手、转型服务?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体坛风云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