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产微短剧《归来方知山河重》开播,首播带观众重回1937年的杭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3:33 1

摘要:1937年9月,耗时三年建造的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却在短短不到3个月后,为阻止日军进攻,被它的设计者茅以升亲手炸毁。大桥炸毁后,茅以升愤而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晓婷

1937年的杭州发生了什么?

1937年,杭州多次遭到日军空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937年9月,耗时三年建造的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却在短短不到3个月后,为阻止日军进攻,被它的设计者茅以升亲手炸毁。大桥炸毁后,茅以升愤而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浙产微短剧《归来方知山河重》中,为完成抗战胜利80周年课堂汇报,大学生子涵深夜查询资料,却因疲惫睡着,梦境中他回到了1937年,亲历中华民族最悲壮的抗战史诗。

剧集前两集,子涵来到杭州钱塘江大桥工地,目睹茅以升和工友们为阻断日军而将费尽心血建成的钱塘江大桥炸毁。这一幕触动了不少网友,“原来钱塘江大桥还有这样的历史”“之前听过钱塘江大桥炸毁的事,现在有剧把这幕拍了出来”……

8月27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微短剧《归来方知山河重》在新华社全平台播出,受到了诸多好评。

梦中,大学生子涵梦中重返烽火硝烟的战场,亲历血与火的淬炼,1937年的故事一一再现。

每一次深入历史的探寻,都成为震撼灵魂的“重新发现”,梦境中的一幕幕让子涵仿佛亲身经历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悲壮的一段历史。他醒来后,根据梦中的一切将历史照片精心筛选与整理,最终完成了一次具有冲击力的课堂汇报。屏幕前的观众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也被一次次触动。

继钱塘江大桥后,子涵还将依次来到乌斯浑河边、白洋淀芦苇荡、刘老庄阵地、太行山根据地:乌斯浑河边,他看到了八位抗联女战士的生死抉择,见证13岁的王惠民慷慨赴死;白洋淀芦苇荡,他扛起“大抬杆”与雁翎队并肩作战;刘老庄阵地上,见证了新四军战士弹尽粮绝时火线入党,血肉之躯筑最后屏障;太行山悬崖,直面女记者黄珏高呼口号纵身一跃,青春定格成永恒丰碑……

《归来方知山河重》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携手腾讯、浙江大学未来影像实验室联合出品。

锁定新华社客户端、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重温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