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百利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探索林下种药、药粮间作套种等中药材发展模式,着力发展白布、淫羊藿等中药材产业,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富农增收的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推动中药材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百利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探索林下种药、药粮间作套种等中药材发展模式,着力发展白布、淫羊藿等中药材产业,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富农增收的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推动中药材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村民种植中药材
暖春时节,万物复苏。走进苍溪县百利镇新龙村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挖掘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不停挥臂作业改土,翻耕着沉睡一冬的土地,村民们也正手持工具进行播种、覆土、覆膜,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春季,新龙村“两委”提前谋划,招引在新疆创业成功人士邓树刚返乡创业,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了12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覆盖全村3个组,带动153户农户参与,重点发展百部700亩,淫羊藿500亩。
“今年,我们合作社计划种植白布700亩,淫羊藿500亩,将在3月底全面种植完成,预计总产量可达35吨,总产值可达300万元!”百利镇宏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树刚表示。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群众种植积极性高。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产量大,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附近的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自这个中药材基地建立以来,我就开始在这里干活儿,每天有 60块钱,一年下来有个万把块钱,既照顾了家庭,也增加了收入,还是挺不错!”百利镇新龙村村民罗静英说道。
近年来,百利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将中药材种植确定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探索出中药材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目前,该镇共种植中药材3100余亩,其中前胡1900亩、淫羊藿500余亩、白布700余亩。下一步,还将继续种植黄精、白芨、黄芪等1500 亩左右。
“我们百利镇立足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林下种药、药粮套种等中药材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去,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百利镇副镇长寇含松表示。
王韬 徐竞瑜 西南商报记者 魏彪
编辑丨张天一 责编丨陶岚 冯丹
校对丨王林馨 审核丨李国华
来源:源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