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视为“最好的教科书”,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地方志工作在新时代承担着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神圣职责,更肩负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广大地
勇担治蜀兴川历史使命
锻造方志工作硬核本领
张忠仁
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视为“最好的教科书”,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地方志工作在新时代承担着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神圣职责,更肩负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守初心、勇挑重担,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奋力谱写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定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地方志工作的时代价值。地方志是历史的记忆、文化的根脉、治理的镜鉴。做好新时代地方志工作,必须首先把牢政治方向,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为谁编、怎么编、编给谁看”的根本问题。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正确方向不动摇。地方志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重大历史问题上立场坚定、观点鲜明,确保地方志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二要牢记初心使命,彰显历史担当。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是地方志工作者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要立足四川实际,系统梳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全面记录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要高质量推进第三轮修志和扶贫志等重大编研项目,用翔实史料展现巴蜀大地的时代巨变,努力留下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群众认可的精品良志。三要服务中心大局,发挥独特优势。地方志既是“官书”,更是“智库”。要主动融入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天府粮仓”打造等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与宣传阐释,助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公众理解政策。要推动成果转化,让沉睡的地方志资源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真正实现“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水平。地方志工作要立得住、传得开、走得远,关键在于夯实主业根基、提升核心能力。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创新为要、服务为本,切实增强方志工作的权威性、影响力和生命力。一要打造精品志鉴,夯实事业发展根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执行《》和相关编纂规范,着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的时代精品。要深入推进年鉴、行业志、乡镇志、村志等志鉴书籍质量提升行动,健全篇目审查、资料年报、评审验收等制度体系,突出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推动志鉴编纂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二要深化资政研究,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要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紧扣“总牵引”“总抓手”“三件大事”等重点任务,组织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资政成果。要建强方志智库团队,完善课题立项、成果评价、转化应用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创新传播方式,扩大社会影响力。要适应全媒体发展趋势,构建“微方志+云平台”传播新格局,运用短视频、音频、微电影、有声读物等多种形式,打造可听、可视、可读、可体验的文化产品矩阵。要深化史志“七进”活动,持续打造方志宣教品牌,推进优质地情资源直达基层,让更多人走近历史、读懂四川、热爱家乡。
锤炼过硬本领,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之基,能力是履职之本。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必须坚持“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并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方志铁军。一要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要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要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必修课、常修课。要强化业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以会代训、视频教学等形式,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二要注重实践锻炼,提升实战能力。建立多岗位轮岗交流机制,选派干部参与重大编研、乡村振兴、巡视巡察、文旅发展等重点工作。组建青年业务突击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资深地方志专家带徒授艺,传承修志技艺。开展方志技能竞赛,搭建比学赶超平台,激发干事热情、锻造过硬本领。三要深化协同协作,凝聚工作合力。坚持开门修志、开放办志,完善与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社科院、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共建研究基地、共享资源成果、共育专业人才。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大方志”工作格局,推动方志事业一体化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地方志工作者良好形象。地方志工作虽然不显山露水,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大方志工作者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职业精神,树立良好形象,以清风正气赢得社会尊重。一要严守纪律规矩,筑牢廉洁防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审计、项目招标等流程,防范廉政风险。强化保密意识,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历史资料和数据信息万无一失。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要弘扬优良传统,培育方志精神。传承“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职业操守,秉持“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敬业精神,倡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方志人的责任与担当。三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职业素养。要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以优良作风赢得社会认可与尊重。
来源:方志四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