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文的题目,即标题,直观反映论文核心思想和作者观点,论文题目反映民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读者看到题目,就知道论文的主要内容。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作者不注意论文题目的提炼,或者是想法太多,水平不够,总想面面俱到,结果却把
论文的题目,即标题,直观反映论文核心思想和作者观点,论文题目反映民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读者看到题目,就知道论文的主要内容。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作者不注意论文题目的提炼,或者是想法太多,水平不够,总想面面俱到,结果却把题目搞得过于复杂,反而弄巧成拙。在编辑工作中,题目冗长繁复,也是常见的不恰当的教育教学论文题目。
冗长繁复,就是题目过长,加了许多定语,题目既看不出表达特征,又分不出表述范围,有的甚至是符合论文题目的特征和要求。就教学论文来说,好的论文题目,用字讲究,用词简洁精练,能用精练的字词准确地表达论文主旨。但有些教师作者不注意提炼,造成论文题目用词啰唆,冗长繁复,使读者不能快速地获取文章的观点和主要内容。如《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让孩子在良好氛围中健康成长》《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巧用沉浸式教学法,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高效》《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后活动的教学和优化策略》。
对于三四千字的论文来说,这样的题目,用语啰唆,牵扯不清,读者不能快速弄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这样的题目也没有体现论文的特点。《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让孩子在良好氛围中健康成长》讲的是如何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习惯,讲的是教学方法,因此可以改为《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和习惯的方法(途径、策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巧用沉浸式教学法,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高效》主要介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巧用沉浸式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所谓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只不过是硬按个背景而已。
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基础上,由教育部在2014年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时正式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这一概念。《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旨在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培养逐渐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的常态。
到了2023年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普遍要求和基本方向了,此时文章加不加这个背景都不重要,故这个题目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的侧重点,改为《巧用沉浸式教学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用沉浸式教学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方法)》《巧用沉浸式教学能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巧用沉浸式教学法》,等等。
如何避免题目冗长呢?有几个方法供参考:
第一,作者要理清思路,提炼主题。
把最重要的内容,如作者要强调的观点、措施、方法等提炼到标题。如上述标题《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让孩子在良好氛围中健康成长》中,聚焦点在“劳动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方法方式,“让孩子在良好氛围中健康成长”只不过是烘托、点缀而已,完全可以删掉不要。
第二,用关键词呈现文章主旨。
把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词组合成论文标题,这些关键词应该是能够概括文章主题的词语,可以从文章题目、中心句或过渡句中提取,集中使用,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快地了解论文的主题。如《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后活动的教学和优化策略》文章说的是在课后阅读活动中利用情景剧的方式优化英语教学,则可以把文章的关键词“情景剧”“英语课后阅读”等提取出来拟制题目,可改为“情景剧:课后英语阅读活动的有效策略”。
第三,简化语言,缩短句子,减少语汇。
使用简单、明确的字词、短语、短句等来表达题目,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或复杂的词汇。在保持表意清晰的同时,尽量缩短句子的长度和词汇的数量。如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巧用沉浸式教学法,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高效》改为《巧用沉浸式教学法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第四 ,使用缩写词或首字母缩略词。
对于较长的名词组合、短语结构,可以使用缩写词、同义替换、拆分语句解构的办法来代替,这有助于减少标题的长度,并使其更加简洁。例如,“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可改为“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所定的教育教学论文,一般篇幅都比较小,以三四千一篇为多,这么小的篇幅的论文,题目要小,宜单刀直入,切中问题,小题大做,但不要贪多求全,四面开花。简明扼要,简短,准确,易于理解,又醒目的目标,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了解论文的主题和内容,吸引读者阅读论文,才能更好地实现论文的知识传播和教化作用。
来源:生在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