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突发呼吸急症 48小时生死竞速守护母婴安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12:35 1

摘要:孕早期的喜悦尚未在小家庭中完全消散,一场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急性呼吸急症已悄然逼近。呼吸衰竭这一常被认为与孕期相距较远的重症,一旦发作便可能迅速将准妈妈推向生死边缘,腹中尚未成形的胎儿也将面临灭顶之灾。这场危机的破解,离不开医护团队与时间的赛跑、对细节的精准捕捉

孕早期的喜悦尚未在小家庭中完全消散,一场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急性呼吸急症已悄然逼近。呼吸衰竭这一常被认为与孕期相距较远的重症,一旦发作便可能迅速将准妈妈推向生死边缘,腹中尚未成形的胎儿也将面临灭顶之灾。这场危机的破解,离不开医护团队与时间的赛跑、对细节的精准捕捉。

日前,一位怀孕12周的准妈妈因胸闷、气促到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治疗。据悉,这些不适在这位准妈妈入院前一周就已悄悄出现,只是被她当作孕期正常反应轻轻忽略。入院后,她的血氧饱和度仅为78%,远远低于正常标准,心率在110-135次/分之间剧烈波动。医护人员立即行动,为患者连接床旁氧疗装置。经鼻导管吸氧后,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步稳定在95%-96%。但成人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平稳,患者病情危重且变化莫测,当即决定将其转入MICU(内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严密监护。

深入追问病史时,一个关键信息浮出水面:患者多年前确诊“支气管哮喘”,一直规律使用吸入剂控制,可自从发现怀孕,担心药物影响胎儿,便自作主张停了药。这个细节让医护团队的心沉了下去——哮喘控制不佳,极可能是病情的导火索,但后续的发展却远超预期。

短短数小时内,患者的呼吸频率从平静时的18次/分飙升至30次以上,鼻翼扇动,锁骨上窝随呼吸深深凹陷,鼻导管给氧已无法维持血氧稳定。医护团队立即为患者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然而,病情的“谜题”仍未解开。“单用哮喘解释不了这么快的进展。”成人重症医学科高亚主治医师表达出意见。孕妇和家属对这个孩子期盼了太久,从备孕到怀孕,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可眼下病情不等人。“必须做胸部CT,哪怕有辐射风险,也得弄清楚肺部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反复向家属说明检查的必要性与潜在风险,征得同意后,完善胸部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双肺满布渗出性病变,提示肺水肿合并肺炎可能,甚至不排除少量肺出血。

胸部CT影像学情况。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供图

MICU团队立即调整救治方案:精准升级抗感染药物,按照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精细调节呼吸机参数。每一次呼吸支持都需精准把控——既要有效改善氧合,又要避免气压伤对本就脆弱的肺部造成二次损伤。

但病情恶化速度超出预期。即便无创呼吸机已调至最大支持力度,患者氧合仍持续下降,心率飙升至140次/分,呼吸频率突破40次/分,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标准。此时,唯有气管插管、采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才能为患者争取生机。医护团队迅速联合麻醉科主治医师付铭协助气管插管。

“一定要找到病因!”成人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王小琦表示。她找到患者家属,梳理细节:“有没有吃过不常吃的东西?家里有人感冒吗?接触过结核病人或者新冠感染者吗?”家属连连摇头,反复说着“我们很小心,就怕生病”。直到聊起孕期生活,家属才偶然提到:“刚查出怀孕时,去看过一次住院的外婆,就呆了一小会儿。”

“外婆得的什么病?”王小琦立刻追问。“说是肺部感染,住了一周就出院了,在家吃药呢。”“吃的什么药?”家属愣了一下:“没问过,就知道是治肺病的。”多年的临床直觉让王小琦意识到,这或许就是解开谜题的钥匙:“能不能让家里人拍张药盒的照片发过来?”

与此同时,医院多学科会诊机制迅速启动。产科团队紧急评估胎儿宫内状况,检验科加急开展病原学检测,放射影像科重新细致研读CT影像,医务部高效协调各项诊疗资源。会诊最终确定“双管齐下”的方案:一方面采用俯卧位通气,让肺部充分展开以促进痰液引流;另一方面,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提取肺泡灌洗液,开展基因靶向测序,以精准技术捕捉致病“元凶”。

就在这时,家属发来的照片传进了医生办公室——药盒上写着“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几个字,这是抗结核的一线药物。病因终于明确:孕妇孕期自行停用哮喘药,导致气道防御能力下降。探望外婆时,极有可能吸入了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在体内潜伏数周后,在孕期激素变化与免疫功能波动的叠加影响下突然爆发,最终引发重症肺结核。

另一边,肺泡灌洗液的tNGS检测结果也出来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序列数28997,浓度超过10⁶copies/ml,这无疑是确诊的铁证。从发现异常到锁定病因,整个过程不足48小时。

这场与死神的“48小时竞速”,不仅考验着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与应急处置能力,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MDT)在危重孕产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这“快、准、狠”的救治背后,是医护人员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责任的坚守,更是对每一个家庭“孕育希望”的承诺。

据悉,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人重症医学科(内科)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危重症救治技术,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与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急诊科、医学影像科、临床药学科、输血科等科室共同组成多学科协作(MDT)团队,建立了完善的省、州、县三级接力及多部门、多机构联动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作为四川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室已成功抢救多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羊水栓塞、严重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重度血小板减少、重度子痫前期、子痫、HELLP综合征等危急重症患者,为全省危重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筑起了坚实屏障。(高亚)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