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社区夫妻间情感交流的温馨平台,8月27日,海滨街道华幸社区举办“巧手螺钿嵌相思 指尖流光缀星河”夫妻共同制作蝴蝶螺钿画活动。
津滨海讯(记者 张爱萌 通讯员 孙文欣 摄影报道)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社区夫妻间情感交流的温馨平台,8月27日,海滨街道华幸社区举办“巧手螺钿嵌相思 指尖流光缀星河”夫妻共同制作蝴蝶螺钿画活动。
活动开场,网格员先为大家讲述了七夕节“牛郎织女”的传说与“以物寄情”的传统习俗,随后重点介绍了以贝壳珠光镶嵌纹样的古老漆器工艺——螺钿工艺。该工艺因材质温润、光泽雅致,常被用来寄托“圆满相守”的心意;而此次选择“蝴蝶”为主题,既因蝴蝶形态灵动美观,更暗含“蝶蝶情深”的美好寓意。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大家制作,从挑选不同光泽的贝壳片、用细砂纸打磨出蝴蝶翅膀的弧度,到按模板在画板上定位粘贴、用小镊子调整细节,在分步演示时特意提醒:“夫妻搭档可以分工配合,比如一人固定贝壳片,一人涂胶粘贴,默契就是最好的‘手艺’呢。”
制作过程中,各对夫妻的互动格外暖心。党员姜师傅夫妻是社区志愿服务的“老搭档”,此刻两人凑在桌前,叔叔细心打磨贝壳时,阿姨就提前在画板上画出蝴蝶的轮廓,偶尔抬头相视一笑,默契自然流露;退役军人韩哥和闫姐动作稍慢却格外认真,韩哥握着闫姐的手一起调整贝壳位置,轻声说:“当年你等我退伍时,就像这贝壳盼着光,今天咱们一起把‘蝴蝶’做好,留个念想。”舞蹈队的罗阿姨夫妻则带着艺术感,边做边讨论“翅膀的珠光要错落才好看”,不时用手机拍下半成品互相“点评”;居民樊师傅夫妻是第一次接触螺钿工艺,虽偶尔粘歪了贝壳,却笑着打趣“歪了也特别,是咱们俩一起做的‘专属款’”,现场满是欢声笑语。
近一个小时后,蝴蝶螺钿画陆续完成:有的蝴蝶翅膀用了淡粉珠光贝壳,温柔雅致;有的用了银白、浅蓝碎钻搭配,灵动清新;还有的在蝴蝶周边粘了专属字母和特殊意义的数字,更添趣味。每幅作品虽风格不同,却都凝聚着夫妻俩的心意。活动尾声,大家捧着自己的作品在“七夕同心墙”前合影,镜头里,夫妻们的笑容和螺钿的珠光交相辉映,格外动人。
此次活动以传统工艺为桥,让不同身份的社区夫妻在协作制作中重温了相处的温馨,也让大家在亲手体验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参与的刘阿姨感慨:“平时要么忙工作要么忙家务,很少有这样安安静静一起做件事的时间,今天握着老张的手粘贝壳时,突然觉得特别踏实。”
下一步,华幸社区将继续结合传统节日,策划更多贴近居民需求的特色活动,让不同群体的居民都能在社区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持续营造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