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是美国资本拿下港口,稍微调整政策,就能增加中国进出口贸易成本。
文|知微
编辑|先锋谷
如今已经97岁高龄的李嘉诚,似乎从不担心自己的身体。
与之同龄的李兆基已经去世,但李嘉诚却身体状态成谜。
而且一大把年龄也不消停,甚至亲手把自己送入舆论漩涡。
因为港口买卖,李嘉诚被推上热搜。
但他对外界议论,似乎也不在意,至今都没有回应。
众人都以为辉煌半生的他已经“无所畏惧”。
殊不知,李嘉诚真正担心的另有其人。
3月初,李嘉诚旗下公司放出“预告”。
将全球港口业务打包出售外国联合财团。
其中包括43个港口,分布于23个国家。
双方商定交易总额甚至高达230亿美元。
单看港口买卖,似乎只是李家的交易。
但值得一提的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也被囊括其中。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国际关系已经不是秘密。
但李嘉诚却“主动放弃”中国经济港口命脉?
若是美国资本拿下港口,稍微调整政策,就能增加中国进出口贸易成本。
比如2025年2月,美国就曾表示对中国商船增加“停泊费”。
而且若是港口丢失,甚至“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也有可能遭受阻碍。
所以后果很明显,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更关系到国家利益。
李嘉诚缺钱吗?答案很明显。
但现实也很残酷,谁都不会嫌钱多。
所以,李嘉诚成为众矢之的。
就连官媒也接连发声,怒批李嘉诚!
《大公报》接连发文,港澳办转发。
先是用“莫天真勿糊涂”来警告李嘉诚。
后又发表《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
用真正的爱国企业家,来“提醒”李嘉诚。
更有官媒暗讽“某些香港富豪缺乏民族担当”。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众人心知肚明,矛头直指李嘉诚。
面对质疑,李嘉诚选择沉默应对。
但被认为是“无道理可说”。
或许在他心里,商人本就该重利。
因为他的发家史,就是如此。
在公众眼里,李嘉诚是商界传奇。
但他的传奇背后,却是庄月明的牺牲。
最初的李嘉诚,只是个家境贫寒的穷小子。
15岁就辍学开始打工。
直到遇见庄月明,才得以改变命运。
据香港媒体早年报道,庄月明曾暗中资助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
甚至利用自己精通外语的优势,帮助他获取国际市场情报,联系海外供应商。
更是协助李嘉诚引进日本先进技术,突破生产瓶颈,使长江塑胶厂成为行业翘楚。
有香港商业史研究者指出,庄月明的存在犹如李嘉诚的“商业智囊”。
1960年代香港地价低迷时,庄月明更是帮助李嘉诚逆势囤地。
从“塑料花”到“房地产”,李嘉诚的发展似乎都离不开庄月明。
然而李嘉诚在公开场合,似乎从不提及妻子对自己的帮助。
但香港商界普遍认为,若没有庄月明的支持,绝没有李嘉诚的商业帝国。
随着李嘉诚商业帝国的扩张,两人的婚姻逐渐出现裂痕。
李嘉诚在外接连传出绯闻。
甚至还被港媒报道,将19岁的李嘉欣带回家中。
事发第二天,庄月明去世消息曝光。
官方公布死因是心脏病突发。
但外界各种传闻,却从来没有停止。
而李泽楷也曾暗示母亲长期忍受情感折磨。
妻子的付出的辛酸,李嘉诚始终视而不见。
庄月明去世后,甚至还被他继续利用。
“商人重利轻别离”,正是如此。
可李嘉诚的心里,也并非没有担忧之人。
李嘉诚对庄月明究竟是什么感情?
外人至今难以知晓。
但他对儿子的重视,却被看在眼里。
1996年,李泽钜已经32岁。
可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却在下班途中被绑架。
而且是被“世纪贼王”张子强团伙持枪劫持。
张口就是20亿港元赎金。
为了儿子的安危,李嘉诚亲自与绑匪谈判。
最终用10.38亿港元换回李泽钜。
在此之后,李嘉诚对家族人员信息保密更加严格。
劫后余生的李泽钜并未退缩,而是逐步接手家族商业帝国。
他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便加入长江实业。
历经三十余年磨砺,2018年正式接任长江和记实业。
但李泽钜的接棒之路,却并不像想象中顺利。
从2010年开始,李泽钜逐渐将商业版图转移到欧美。
对此,有网友认为他在转移资产。
但李泽钜对外界争议充耳不闻。
后来甚至以300亿港币抛售百佳超市,再次引发争议。
而李泽钜的回应也很简单,“生意有买有卖”。
有报道声称,李泽钜延续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理念。
大规模抛售欧洲资产套现超3000亿元,将长实集团负债率压至5%。
“全球套利”的行为,被再次指责。
2023年,长实集团在内地销售额锐减60%,却在英国斥资千亿收购电网。
前后反差,形成鲜明对比,也让人很难不多想。
看来李泽钜与父亲李嘉诚的商业理念,当真是“一脉传承”。
而且如今才61岁的李泽钜,看起来比父亲还要沧桑,怎能不让人担忧?
和哥哥李泽钜相比,李泽楷更高调,也更风流。
李泽楷与梁洛施未婚育有三子,却始终拒绝婚姻承诺。
随后又与郭嘉文、林宣妤等多位女性传出绯闻。
而他也成为媒体口中豪门的“花花公子”代表。
“不婚生子”,虽完成传宗接代,却生活难以安定。
甚至埋下遗产分配与家族稳定的隐患。
更有传言声称,李嘉诚晚年频繁套现千亿资产。
或许正是在为两个儿子的未来铺路。
李泽楷的叛逆,早已出名,尤其是对父亲的态度。
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他就自己打工与父亲划清界限。
毕业后甚至将李嘉诚给的生活费连本带利归还。
加入家族企业后,李泽楷的叛逆愈发明显。
李嘉诚安排的助理,他频繁抬杠,直言对方“令人讨厌”。
股东大会上,他甚至站在股东立场与父亲唱反调。
1994年,他用4亿美元创立自己的公司,彻底脱离家族企业。
用实际行动宣告“要在事业上超过父兄”。
但很明显,他并没能成功,甚至还引发“立场争议”。
2016年,李泽楷旗下的ViuTV成为舆论焦点。
因为电视剧《黑市》播出内容含有辱警乱港内容。
电视台紧急道歉并删除相关内容,但平台受到质疑。
而李嘉诚家族的社会责任感也遭诟病。
更早前,李泽楷收购香港电信公司引发投资者巨亏。
最终由李嘉诚出面“补窟窿”。
但李泽楷对外,却始终与父亲保持距离。
甚至在李嘉诚试图调解盈科股权争议时避而不见。
不知道买卖港口之事,李泽楷是否有参与呢?
97岁的李嘉诚,纵横商界传奇一生。
如今,功成名就的他,对自身健康与外界舆论皆已淡然。
可在其内心深处,最牵挂的是两个儿子。
长子李泽钜,至今没能成功拿下父亲的接力棒。
次子李泽楷,与父亲的关系更显尴尬。
以至于李嘉诚临近百岁,依然忙着套现赚钱。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