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文叫AI Agent,Open AI对它的定义是具有自主理解、感知、规划、记忆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并以大脑为驱动。
“智能体”是什么?
英文叫AI Agent,Open AI对它的定义是具有自主理解、感知、规划、记忆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并以大脑为驱动。
AI Agent不只是大多数人接触到的AI工具类软件程序,如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等,还可以是AI机器人、乃至虚拟角色都可能是。
比尔盖茨认为AI Agent不仅将改变人机交互方式,还将颠覆软件行业。在他的观点里,对AI Agent相当赞美。可以看出,人机交互会被彻底打破。
最直观的体验是各位手机内置的AI功能,例如小米的小爱同学,背后是大模型。
iPhone的Apple智能,只是在国内消费市场还暂时不能用。
需要了解的是当前大部分手机的AI智能仅限于工具类型,接下来的场景应该是植入手机的一个AI程序员,随时随刻能够通过调用手机数据实现用户各种各样的需求。
爆火的智能体---OpenAI发布“智能体API”、国产的智能体“manus”
熟悉大模型应用开发的人都知道,当今不少大模型提供商的服务都兼容 OpenAI 之前提出的Chat Completions API,其对行业标准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今发布的Responses API 或许也将成为智能体响应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Manus
Manus 是一款通用型 AI 助手,能将想法转化为行动:不止于思考,更注重成果。Manus 擅长处理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类任务,在你安心休息的同时,一切都能妥善完成。
由于我所处的行业,接触RPA很多,
对于智能体,我更倾向,智能体=大模型(脑袋)+RPA(手)
RPA个大厂商,宣传的“数字员工”,就是RPA结合大模型(gpt、kimi等),其需要涉及大量的计算资源,成本相当高,等于在发展“数字员工”通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门槛,大多数电脑自动化公司都没有太大的进展,宣传说升级了数字员工,其实就是在“意向”,真正实现”脑子“与“手”结合的,并没有,但仅停留在概念上。
但Deepseek出现了,“开源”“较低配置”,不能说很轻易就实现,起码降低了当时的门槛,RPA装上大脑的进程大大加快
这是各大厂商的官宣,可以简单看看
来源:RPA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