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暴跌50万,读研不如本科,这纸文凭还能换饭吃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6 05:46 1

摘要:最近网上炸锅了,一批学霸主动退学不考研了,有的考上了又说要退。教育部说2025年考研人数比前年少了50万,两年总共少了86万。以前大家觉得读研能涨工资、改命运,现在这学历好像成了鸡肋。

最近网上炸锅了,一批学霸主动退学不考研了,有的考上了又说要退。教育部说2025年考研人数比前年少了50万,两年总共少了86万。以前大家觉得读研能涨工资、改命运,现在这学历好像成了鸡肋。

研究生找工作比本科生还难,2024年研究生找到工作的不到一半,双非硕士连双非本科生都不如。有人花大钱读完研,投了上千份简历都白费。公司现在要么抢清北复旦的顶尖人才,要么招便宜劳动力,中间的硕士成了夹心饼干。

学费越来越贵,专硕一年要好几万,普通家庭掏空积蓄供孩子读研,结果孩子毕业连份像样工作都找不到。以前觉得读研能跳阶层,现在发现钱花了,阶层没变,连个安稳工作都保不住。

有些导师根本不管学生,自己开公司做项目,学生写论文导师挂名。关系户的孩子混水摸鱼毕业,普通学生却被使唤干活。读研三年学不到真本事,毕业简历空空如也,连本科同学都不如。

企业现在招人更看重能力,华为招天才少年不看学历只看本事。有些专科生靠技术一年挣百万,反观硕士生拿着毕业证四处碰壁。

研究生扩招太快,文凭贬值严重,以前稀罕现在烂大街。名校热门专业还能吃香,冷门专业混文凭的反而成了负担。

教育部开始严控扩招,要求淘汰低质量学校。企业招人也不再唯学历论,开始看实际能力。读研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得选对学校对专业才能值回票价。

读研退学潮背后是教育和就业的脱节,学生家长得重新算账:花的钱、花的时间,到底能不能换回份好工作。有人退学做电商、送外卖,反而活得比读书时自在。

数据摆在那儿,2024年研究生就业率比本科生低12%,双非硕士比双非本科低10%。现在读研得掂量清楚,是真想学本事,还是被家长逼着混文凭。

有些人退学后发现,与其花三年读个没用的硕士,不如早工作攒经验。企业招人也不再非得要研究生,能干活就行。

导师收学生收人情,普通家庭孩子苦哈哈写论文,关系户白拿学位,这种事网上到处都是。读研变成拼爹,知识反倒成了次要的。

现在考研得挑对方向,AI、新能源这些行业硕士还吃香,但像哲学、历史这种冷门专业,文凭基本没用。学费涨得比工资快,读三年欠十几万贷款,毕业还不上怎么办?

教育部新规说要淘汰差学校,以后读研可能真要凭本事。企业招人开始看项目经验,光有文凭没本事照样没戏。

说白了,读研现在就是场赌博,赌对了翻身,赌错了赔钱。有人退学转行反而赚了,有人硬读完发现不如高中同学开网店挣得多。

读研到底值不值,得自己算清楚账。有人觉得文凭还是有用,但得选对学校对专业;也有人觉得不如早工作,边干边学更实在。

企业招人越来越现实,华为招天才少年不看学历只看项目,拼多多招程序员专科生照样给高薪。

现在考研人数越来越少,可能以后文凭分两极,名校热门专业还是金饭碗,其他专业文凭可能连本科生都不如。

有人退学做直播、送外卖,发现收入稳定比读研强。企业招外卖小哥看经验不看学历,反而硕士生投简历没人要。

教育部说要控制扩招,淘汰低水平学校,以后读研门槛可能变高。企业招人也慢慢不在乎学历,开始看重技能证书。

现在读研得想清楚:是真想学本事,还是被逼着混文凭。花的钱、花的时间,到底能不能换来份好工作。

有些专业读研三年啥都没学,导师不管学生,论文全靠自己。毕业了连个工作推荐信都没有,简历上就一纸文凭。

企业招人开始要实操能力,光会写论文没用。华为招人要看项目经历,腾讯开始接受专科生应聘技术岗。

读研退学潮说明,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盲目读研可能让命运更糟。现在年轻人更现实了,与其花三年读个没用的硕士,不如早工作攒经验。

读研现在成了高风险投资,选对方向能翻身,选错方向就是三年白干。有人退学后发现,早工作三年挣的钱够付三年学费了。

教育部新规要求导师带学生要负责,否则取消招生资格。企业招人开始看技能证书,光有文凭没本事照样没戏。

现在考研得挑对学校对专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和钱。有人退学后发现,与其读个没用的硕士,不如早工作学真本事。

来源:职场ta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