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岛、长崎的蘑菇云到南京大屠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0:37 1

摘要:每年8月,日本广岛和长崎都会举行庄严的仪式,纪念原子弹爆炸中的遇难者。世界各地的媒体会报道,各界人士会反思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时常被提及:日本社月会为其战争受害者建立了如此强大的国际叙事和同情,为何中国为其在二战中的受害者——

每年8月,日本广岛和长崎都会举行庄严的仪式,纪念原子弹爆炸中的遇难者。世界各地的媒体会报道,各界人士会反思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时常被提及:日本社月会为其战争受害者建立了如此强大的国际叙事和同情,为何中国为其在二战中的受害者——尤其是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争取同样的历史关注和承认时,却往往面临更多的阻力、争论甚至否认?

这并非一场痛苦的“竞赛”,而是一个关于历史正义、国际政治和集体记忆的深刻命题。答案错综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区别。

日本(广岛/长崎)的叙事: 在这段历史中,日本将自己纯粹定位为“受害者”。叙事焦点是核武器的恐怖、平民的苦难以及战争末期的悲剧。这种“受害者”身份是简单、纯粹且易于引发全球同情的。它巧妙地剥离了导致这两颗原子弹落下的历史背景——即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包括对中国及亚太各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中国(南京大屠杀)的叙事: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作为明确的“加害者”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承认南京大屠杀,就意味着必须直面和承认日本国家机器曾犯下的系统性暴行、军事恐怖和殖民侵略。这种“加害者”的历史身份是任何国家都难以坦然接受的,因为它直接冲击国家的自我认同和道德地位。

因此,日本的纪念活动回避了其“加害者”的角色,而中国的纪念活动则必然要指控其“加害者”的身份。后者自然会遭遇更大的阻力。

1938年1月,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冒着生命危险加洗了30多张日军拍摄的屠杀、侮辱和抢劫中国平民的暴行照片

二战结束后,世界迅速进入冷战状态。美国为了在东亚对抗苏联和中国共产主义,需要将日本建设成一个稳定的盟友。这使得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极不彻底。

东京审判虽惩罚了一些战犯,但许多负有责任的政治、军事和工业界人物并未被追究,甚至重新进入政坛,影响了战后的日本政治。

对日本的历史教育也未能进行彻底的“去军国主义化”,导致其国内对侵略历史的认识始终模糊不清,充斥着“自怜”而非“自责”的情绪。

这种外部环境的“宽容”,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认和淡化侵略历史(包括南京大屠杀)提供了土壤。

美国传教士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4盘、总时105分钟的影像,记录了平民被日军屠杀、百姓在鼓楼医院痛苦挣扎

战后至今,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和美国的紧密盟友,拥有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和国际话语权。通过动漫、电影、文学等载体,日本的“和平国家”形象和其作为核爆受害者的叙事被广泛传播和理解。

相比之下,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国际体系的边缘,改革开放后虽国力迅猛增长,但在全球文化和舆论场中的话语权仍在构建之中。南京大屠杀的叙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在中国内部进行,直到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等著作问世,才真正开始大规模进入西方公众视野。话语权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历史悲剧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接受度”。

日军航空兵伊藤兼男记录了1937年7月13日至1938年1月7日期间,他参加侵华战争并在南京80天目睹的日军暴行。

日本国内始终存在一股强大的右翼保守和政治修正主义势力。他们通过质疑遇难者人数、声称证据不足、甚至公然否认大屠杀存在等方式,竭力淡化、歪曲和否认历史。这种声音虽然不代表所有日本人,但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在国际上制造了混淆和噪音,为不愿正视历史的人提供了借口。

我们为什么必须纪念南京大屠杀?

面对这些阻力,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的理由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坚定:

为了逝者的尊严:三十万以上的无辜亡灵不应被历史遗忘。记住他们的苦难,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每一次纪念,都是对他们的一次悼念。

为了历史的真相:历史不容篡改。面对否认和歪曲,我们必须不断重申事实,用铁一般的证据守护历史的真实,这是对后代的责任。

为了未来的和平:铭记苦难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只有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军国主义的危害,才能更好地捍卫和平,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为了人类的正义: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苦难,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暗一页。纪念它,是捍卫人类共同的道德底线和普世价值。

广岛和长崎的悲剧值得全人类反思,它警示我们核武器的毁灭性后果。而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同样需要全人类的承认,它警示我们人性在战争中可以堕落到何种地步,以及不受约束的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极端危险。

这两段记忆并非对立,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二战历史的完整叙事。我们不能只记住核爆的终结,而忘记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侵略暴行的开端。真正的和平与和解,必须建立在全面、诚实的历史记忆之上。因此,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在捍卫民族的记忆,更是在为整个世界争取一份完整的历史正义与对和平的真诚渴望。

来源:大河述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