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97岁的李嘉诚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包括巴拿马两端的港口:巴尔博亚港与克里斯托瓦尔港在内的43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财团贝莱德时。
当97岁的李嘉诚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包括巴拿马两端的港口:巴尔博亚港与克里斯托瓦尔港在内的43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财团贝莱德时。
这位被誉为“超人”的商业巨擘可能也不会料到,一场席卷全球的地缘政治风暴会因为他的商业决策而愈演愈烈。
当然,一时间李嘉诚家族也是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口诛笔伐,港澳办官方更是三次对李嘉诚发出锐评,港媒《大公报》也是直接下场质问。
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谩骂,李嘉诚仍然是保持的“僧人入定”的沉默,反倒是他的儿子李泽钜在直播中作出了解释。
不过,他的回应也是非常的令人寒心,也难怪有人说李嘉诚的这笔港口出售生意,恐怕是做不成了。那么,这种判断真的会发生吗?
李嘉诚儿子的回应令人寒心?
自从李嘉诚卖港口的消息传出以后,他就和各大榜单的热搜结下不解之缘。
大家也都知道,政商本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以往商业领域的事情政治层面直接参与发声的情况并不多见。
但李嘉诚出售港口的这件事,却直接让港澳办官方连续三次对李嘉诚发出锐评,3月13日港澳办称,在大是大非面前,任何企业都需求三思而后行,要清楚自己的立场和事件的性质。
虽说没有公开点名李嘉诚,但港澳办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算你出售港口的行为是在商言商的商业决策,但不能漠视国家的利益,屁股不能坐歪啊。
因为,单从数据上看,中美两国几乎承担巴拿马运河的所有运输量,美国的运输量是占了巴拿马运河总量的73%,而中国的运输量是占了巴拿马运河总量的22%左右。
而这其中,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运营的港口,就占据了巴拿马运河总运输量的40%左右。更致命的是,拿下李嘉诚港口的贝莱德财团,他们的CEO与特朗普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
也就是说,一旦出售港口的生意达成,那特朗普一声令下,高昂的运费最终只能是中国的商船来承担了。
而且,特朗普上台之际,就曾三番五次的扬言说要夺回巴拿马运河,甚至不惜炒作过“中国军队驻扎在巴拿马运河”的言论。
此外,他之前还大言不惭的说要对中国船进入美国港,征收150万的天价服务费,一方面是能打击中国的造船业,另一方面也是缓解自己眼中的美债危机。
而这些言论与李嘉诚出售港口的事情或多或少有些巧合,也难免就连官方也要下场质问。
不过,李嘉诚倒是始终保持沉默,反倒是他的儿子不久前在直播中谈到了原因,那就是哪里赚钱,他们就投资哪里,只要香港有好的投资机会,他们就能很容易的筹集到国际资产返回香港。
言外之意是,想要把国际资产收回来,只要手里有钱,就能投资香港或者是内地的市场。
这话乍一看倒是符合他们在商业决策上的务实和灵活,但这也暴露了他们在商业决策面前,并不去考虑国家利益和家国情怀。
回顾李嘉诚起家的经历,务实和灵活绝对是他成功的关键,而卖掉这些港口肯定是他察觉到了什么风吹草动。
但他却偏偏出售给了和特朗普亲近的美国财团,既有可能让中国在全球贸易链上的重要命脉受制于人,也可能影响我国在拉美的布局。
这下港口恐怕卖不成了?
别看这事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酵,但交易还是得走正常流程的,最终的文件签署可能会到4月2日。
不过,从各方面看,李嘉诚的港口怕是卖不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香港《大公报》三次发文说,香港长江和记出售港口并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香港特首李家超更是申明,任何交易都要符合法律法规,港府会对此依规处理。
最讽刺的是,根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对这笔港口收购的生意是大加赞赏。说到这里,这就已经不是单纯的在商言商了,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利益层面。
另外,截止到2025年,李嘉诚家族在中国国内的资产估值是3000亿港元,占全球总资产的25%,而他们在欧洲的投资比例则占到了70%。
更为争议的是,长江和记的负责人李泽钜是加拿大国籍。也就是说,人在加拿大,主要市场在欧洲,但带给中国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毕竟,我国像李嘉诚这样的商人不止一个,如果这笔出售港口的生意真的达成,那岂不是在给其他的商人起示范作用吗?
最后,出售港口的行为,还会为特朗普政府制裁中国找到新的突破口。毕竟特朗普政府营造出来的“中国企业控制运河”“中国军队驻扎运河”的言论比比皆是。
而李嘉诚家族这个时候出售港口运营权,就像是在“弃车保帅”,当然这也是在无形中为特朗普政府送突破口,为其他企业作示范。
很明显,这些潜在的情况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这也是为什么说这笔港口出售的生意,不会那么顺利的原因。
而且,3月15日前后,我国的专机也是去了巴拿马,为的就是确认巴拿马的立场和态度。
来源:巫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