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省《竞跑者》刊发《实施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三),来看看这些地方的做法》,介绍天台县深化“大塔后”片区组团发展构建多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格局的经验做法,一起来看看!
近日,省《竞跑者》刊发《实施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三),来看看这些地方的做法》,介绍天台县深化“大塔后”片区组团发展构建多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格局的经验做法,一起来看看!
深化“大塔后”片区组团发展
构建多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格局
天台县大塔后片区以康养产业为主导,构建“多业融合、全区联动”的组团发展格局,实现“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2024年,大塔后片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52万元,片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1万元,比全县农村人均收入高22%。
01
多方联建,优化片区组织架构
一是组织联动。县、街道、村三级联动,建立“1+1+9+N”党建联建体系,即“1名县领导联系、1名街道领导主抓、9个村社共同参与落实N项具体任务”,跟进配套片区改造补贴、证照帮办等12项政策。
二是例会联席。建立村社干部月会商制度,开设片区议事厅,各村社书记、产业代表等共商发展,集体研究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难题,提升片区发展效率。累计解决问题50多个,推动和合药膳、道医馆等39个项目顺利落地。
三是能人联户。以村支书为产业项目带头人,组建“红色CEO”队伍,选派致富能手、领域专家等各类能人联户帮扶,跨村帮扶解决问题230个。如中草药种植专家包片指导海艾种植基地项目,辐射带动1000多户农户人均年增收8000元。
02
利益联结,统筹片区要素资源
一是盘活闲置资源。以片区内各村合作社为单位,开展闲置农房和土地流转工作,由9个村社共同出资组建的强村公司集中收储,统一对外招租,目前累计盘活片区闲置农房453间、流转土地1200亩。
二是招引创业项目。建立经营管理、服务等标准化体系,通过租金减免、贴息贷款等举措,吸引市场主体参与片区产业项目建设。目前共引入创业资金1100万元、落地项目30余个。
三是孵化乡创人才。对接上海音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资源,院校团队长驻片区开展策划服务,联校成立乡村民宿学院、音乐学院、直播学院,吸引100多名青年入乡扎根。如青年女创客褚丹娜搭建青创客孵化平台,开发“塔塔花园”综合体,年引流量达3万人。
03
市场联营,激发片区发展动能
一是差异化布局。因村制宜、错位发展,系统布局精品民宿、观光农业、中草药、餐饮小吃等六大跨村产业联盟,形成“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互动”的产业链。
二是精准化引流。围绕亲子、青年、老年三大主流消费群体,打造了百步洋研学营地、中医馆等消费场景,开发“啤酒音乐会”“星光夜市”等时尚夜经济。如连续举办9届乡村音乐会,直播间观看总人次最多达1200余万。
三是多元化经营。按照“四季可游”的经营理念,丰富片区农文旅业态,系统培育“春季婚礼、夏季音乐、秋季采摘、冬季养生”四大主题消费季,推动片区民宿淡季“满房”成为常态,民宿入住率提升27%,民宿户年均纯收入达30万元。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