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炎热的夏天,吃过晚饭,在刚修缮完工的老家老房子门口,我躺在躺椅上,感受到山区的温度确实比城里要低好几度,我通过天井仰望星空,星星冲我眨眼,望着浩若繁星的夜空,好多年没有乘凉的这种感觉了,迎面吹来一阵凉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凉风中还夹杂着泥土的芬香,我的思绪开
文/张必强
炎热的夏天,吃过晚饭,在刚修缮完工的老家老房子门口,我躺在躺椅上,感受到山区的温度确实比城里要低好几度,我通过天井仰望星空,星星冲我眨眼,望着浩若繁星的夜空,好多年没有乘凉的这种感觉了,迎面吹来一阵凉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凉风中还夹杂着泥土的芬香,我的思绪开始延伸到儿时夏夜乘凉的回忆之中。
儿时炎热的夏天,在忙碌了一天的农活后,夜幕降临,徽派老式四合院老房子窗户少而小,电风扇还没有横空出世,空调更不知是何物。夜幕降临,奶奶早早地叫我拿一桶凉水泼在我家后门的石头凳子和地面上,先给它们降降温。说石凳子其实就是几块石头垒在一起,泼完水后,我用手摸一下石头,感觉比我没有用水泼前更烫,白天晒得滚烫的地面,突然被冷水泼浇后,滋滋地冒阵阵白气。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屋里的温度还是那么舍不得离去,闷热的空气让在屋里的人满身流汗,大人们不得不赶快吃饭、冲澡,走出屋外去乘凉。
晚饭后,爷爷、奶奶、父母、还有隔壁邻居都坐到我家后门乘凉,那时夏夜户外乘凉是一种习俗,也是他们进行交流的绝好时机。邻里乡亲因此也关系融洽,乡间的淳朴民风也得以形成。白日里下地收拾农活,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只有在这宁静的夜晚,大家可以坐下来彼此问候交流。对孩子们来说,夏夜户外乘凉可以说是一种娱乐活动,他们四处乱跑,必定弄得满头大汗,这哪里是乘凉呢?
左邻右舍聚在一起乘凉,他们谈天说地,不时还传出阵阵欢笑。月亮升起来来了,哈哈,起风了,格外的凉爽。这个时候,人们就叽里呱啦地开起“新闻发布会”了。那时,人们没有往日的烦躁,有的只是脸上淡淡的笑容,夜晚那一阵阵夹杂着植物香气的凉爽的晚风,使人哪还有白日烦躁的感觉,似乎被风吹走了,留下的只有精神上的愉悦。
石头凳子不够人坐了,好客的奶奶搬出家里的凳子,妇女们带着孩子,一遍遍给孩子扇着麦秆扇子,既为孩子送来习习凉风,又为孩子驱赶蚊子,大多数男人则只穿了一条短裤,光着上身露出强壮的臂膀和胸肌。
这时,爷爷便在三五米外,选择上风口,点燃了早已备好的一捆晒干的艾草,也不让它燃出火焰来,不时在周边来回烟熏,顿时一股淡淡艾香烟雾缓缓飘来,用来驱赶蚊虫,这也是奔忙劳作之后,邻里之间相聚相守最幸福的时刻。
似乎人们这样乘凉太过单调,夏虫唧唧,在树丛中弹奏着夜曲,却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清风徐来,花影摇动,木叶沙沙。
月光西斜,旷野更加静寂。暑热也在裹挟着花香的夜风中渐渐隐去。每到这时,大家便会轻轻地呼唤着好去睡觉了,因为第二天还要下作干活,乘凉的人们才渐渐散去。
过几年后,每到炎热夏季的夜晚,我对面的邻居家把12寸黑白电视机也搬到了天井里播放,热闹场面不亚于村里放电影。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电风扇普及,发展到现在空调普遍,晚上在外乘凉的人已经很少了,麦秆扇也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退出生活圈,成为了古董。
而今回首,小时候夏夜里的乘凉,渐行渐远,终成心底一段刻骨的乡愁,这份曾经拥有过的乡村情趣已经成为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来源:奇幻喜鹊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