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乡发展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抓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生态康养、文化体验等新型需求不断涌现,传统农业单一的生产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农+文+商+康+旅"
在城乡发展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抓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生态康养、文化体验等新型需求不断涌现,传统农业单一的生产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农+文+商+康+旅"五产融合模式应运而生,通过产业要素的优化重组与价值重构,正在成为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外流、土地资源闲置、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现象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方面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五产融合模式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创新实践,它将农业生产、文化传承、商业开发、健康养生和旅游休闲等要素有机整合,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在农业与文化融合方面,各地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比如,一些地区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创意设计相结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浙江安吉的竹文化产业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当地将竹资源开发与文创设计相融合,打造出竹编、竹雕、竹家具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既传承了传统工艺,又带动了农民增收。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能。云南大理白族的扎染技艺、贵州苗族的银饰制作等传统工艺,通过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不仅实现了技艺传承,更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商业要素的融入为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农产品销售的地域限制,让优质农产品能够直接对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据统计,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许多地区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型销售模式,实现了农产品的溢价销售。
同时,现代物流体系的完善和冷链技术的进步,为生鲜农产品的远距离运输提供了保障。商业资本的介入也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形成利益共享机制。
健康养生与旅游休闲的融合为乡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这为乡村康养产业带来了广阔空间。一些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依托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和丰富的药食同源资源,发展起中医养生、森林康养、温泉疗养等特色产业。
广西巴马、湖北神农架等地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康养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也从单一的农家乐向多元化、品质化方向发展,民宿经济、研学旅行、农耕体验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五产融合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包括《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等,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土地政策方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改革举措,为盘活农村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创造了条件。金融支持方面,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政策工具的应用,有效缓解了乡村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人才引进方面,"三支一扶"、科技特派员等制度安排,为乡村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科技创新为五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新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无人机、智能农机等装备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生物技术、食品科技的进步使得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同时,数字技术也改变了乡村产业的营销方式,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展示乡村风貌、推广特色产品的重要渠道。
五产融合模式的推广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特色差异明显,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特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市场活跃,可以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创意农业和高端康养产业;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较好,适宜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西部地区生态资源丰富,可重点开发生态旅游和特色种养业。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不同村庄也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避免同质化竞争。
五产融合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是产业协同度不够,部分地区的融合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各产业之间缺乏深度互动。其次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特别是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再次是基础设施短板明显,一些乡村地区的交通、通信、环保等设施仍不完善,制约了产业发展。此外,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也需要格外重视,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
展望未来,五产融合模式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乡村的价值将被重新发现和定义。农业不仅提供物质产品,更承载着生态保育、文化传承、休闲体验等多重功能。
通过五产融合发展,乡村将成为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美好家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五产融合模式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价值链的延伸拓展,乡村经济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必将成为现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国乡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五产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书写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篇章。
来源:农村稀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