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旅途中,穿上当地的传统服饰,用镜头捕捉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的瞬间,成了许多人旅行时的“必选”。也因此,不少热门景区衍生了许多旅拍从业者。但随着摄影服务需求的激增,一些“野蛮发展”带来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既留住游客打卡的“最美瞬间”,又维护旅游市场的“最美风景
在旅途中,穿上当地的传统服饰,用镜头捕捉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的瞬间,成了许多人旅行时的“必选”。也因此,不少热门景区衍生了许多旅拍从业者。但随着摄影服务需求的激增,一些“野蛮发展”带来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既留住游客打卡的“最美瞬间”,又维护旅游市场的“最美风景”,成为摆在行业从业者面前的新课题。
旅拍经济遭遇“野蛮生长”
8月10日,平江市民洪先生带着8岁的女儿来长沙旅行,在橘子洲头,父女俩决定拍一组写真作为本次省城之旅的留念。于是洪先生在平台下单,团购了某工作室旅拍套餐,价格188元。
该套餐看起来性价比较高,包含三套衣服和造型,还有10张精修照片。然而,洪先生最终的体验和拍摄效果却十分的闹心。“摄影师以各种名目加钱,套餐从188元加到了350元。”洪先生说,基础套餐价格提供的衣服和造型根本“没法看”,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照片,只能加价升级造型。
同样感觉“不爽”的还有胡女士。她表示,自己十分喜欢长沙杜甫江阁的夜景,于是在现场购买了一份旅拍套餐,事后在选片时,才被告知照片需要“精修”,会每张多加20元。
旅拍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发展迅速,但是也滋生了很多乱象。一位老摄影从业者介绍,目前街头旅拍、跟拍从业者多为个体摄影师或小型工作室,收费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服务内容涵盖单纯拍摄、“服装+化妆+摄影”套餐等,满足不同游客需求。与此同时,服务标准不一等问题也客观存在,价格全凭口头约定,小时制、全天包价(约1000元)各种收费模式都有,若发生照片质量问题或价格争议,游客维权难度较大。
“目前,一般人还没有专门的相关从业证,主要是凭经验和口碑做事。”长沙黄兴路步行街一位从业者表示,“我们和店铺绑定,店家有正规的工商登记和营业执照,也算有个保障。但总体上行业门槛模糊、缺乏统一规范,加上大量涌入的个体摄影师,使得监管难度陡增。”
行业乱象缺乏统一规范
实际上,各地旅拍乱象并非孤例。不久前,西安大唐不夜城红墙拍照收费事件冲上热搜,游客吐槽:“本来想拍组‘盛唐穿越照’,结果被圈地收费,一次20元!”现场视频显示,商家支起帐篷、拉起围挡,明码标价“红墙拍照20元/人”,游客不掏钱就被驱赶,引发全网热议。
整治旅拍乱象,该谁来管?一些人认为,首先要从制度上对管理主体予以明确。
对于新兴行业,谁来监管、怎么监管这个问题,首先得加强制度设计。有了监管法律依据,明确了行业监管部门,基层也好依法开展管理。长沙市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张明义认为,要实行备案许可制,要求旅拍从业者备案,具备相应资质、购买责任险、缴纳服务质量保证金等,相关人员统一佩戴证件上岗。同时,建立规范服务标准,比如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价格体系,防止乱收费和恶性竞争,保障游客权益,也让旅拍市场更有序。
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景区管理方认为,摄影师若属商业经营,应由市场监管部门规范;市场监管部门认为,流动摄影者难以界定是否为“持照经营”;而文旅部门通常只对景区整体服务评级,对具体业态缺乏约束力。多头管理下,旅拍成了“三不管”地带。
管理商业旅拍,虽然存在难点,但面对乱象,从行业到管理部门,都需主动作为才有破局的可能。张明义表示,目前包括凤凰和张家界在内的许多旅游城市已经开始制定行业规范,为商拍划定安全红线,并规划专属区域和时段,实施分流,只有规范引导,才能让旅拍这一新兴业态摆脱“野蛮生长”的困局,持续释放活力。
百亿市场成就业新风口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旅拍消费人次超2500万,市场规模近400亿元。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高品质、定制化的旅拍服务逐渐成为市场新宠,无人机、VR、AR等新技术在旅拍中的应用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
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旅拍这个突然出圈的新消费,自然也为更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摄影师、妆造师、“旅拍”测评达人、陪拍摄影师、修图师等新职业也随之而生。据相关部门统计, 2022年3月份以来,张家界景区的旅拍店从50多家增至120多家,围绕旅拍形成了摄影、化妆、服装定制、首饰制作等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凤凰古城涌现出旅拍店1026家,直接从业人员5000余人,带动化妆师、摄影师等拓展相关岗位10000多个,预计年收入将突破5亿元。
今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新增旅拍定制师等新工种。在这一新职业背后,折射出近年来旅拍业态在国内各地的火热发展。
一位旅拍从业者称,这项工作早已不是十几年前带着“中产光环”的样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有新玩家涌入自然也会有玩家出清。要想做好这份工作,再也不能依靠简单的复制模仿,打造个性化、差异化、有审美的品质服务才是重中之重。
多数从业者表示,在细分领域、小众目的地、主题化拍摄、高端定制及下沉市场,旅拍行业仍有上探的空间。旅拍最终考验的依旧是摄影师的审美能力。当消费者厌倦了模板化的流水照,对于个性化的渴求也倒逼摄影师要拥有自己的风格,未来“独立摄影师+自由行”模式或许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记者手记
旅拍,这个新兴文旅样态,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旅行的追求,让游客从文化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通过场景化的沉浸式拍照,游客有机会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底蕴和民俗风情,也让各大景区凭借独特的旅拍主题吸引更多客流,带动周边产业的繁荣发展。
但随着从业者数量增多,一系列“野蛮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强行拉客、占道拍摄等不良从业行为不仅破坏了景区秩序,让游客在强制推销和拥挤争抢中败兴而归,更损害了景区所在城市的形象。整治旅拍乱象,一方面需要明确监管主体,拿出实打实的监管举措,惩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自律公约,引导诚信经营。
旅拍的本质,在于记录与传播旅途中的美好体验与文化魅力。唯有各方携手,引导其规范、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文旅场景,方能让旅拍真正成为展示地方文化魅力的新名片,持续为文旅经济注入新活力,为游客带来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来源:湖南民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