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宽和社会对生育友好型环境的日益关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区和六合区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的政策号召,着力在政策支持、托育服务、家庭支持和环境建设等方面落实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力求为家庭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生育和育儿环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宽和社会对生育友好型环境的日益关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区和六合区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的政策号召,着力在政策支持、托育服务、家庭支持和环境建设等方面落实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力求为家庭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生育和育儿环境。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近日,江苏省发布《江苏推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15条措施》;相关政策文件立足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务实创新,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
在国家、省、市生育友好政策的指导下,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2月初,《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建设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这一文件的出台也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续写新篇章。
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托育服务与家庭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积极打造“小北托育”品牌,持续扩容托位“蓄水池”,累计备案68家托育机构,让普惠托育更加方便可及。园区办托、企业办托、社区办托、幼儿园办托,辅以社会办托……“带娃”的方式正在变得更多元、更丰富,托育成为越来越多宝爸宝妈的舒心选择。“我们家是双职工,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寒暑假没人照顾,现在有了托育中心,我们上班也很放心。”研创园一企业员工说。
除了南京江北新区的托育中心,浦口区积极推广“妈妈岗”灵活就业模式。在“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招聘会上,浦口区妇联设置多个“妈妈岗”,为妇女群众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提供岗位有家政经纪人、月嫂、育儿嫂、产康师、钟点工、护工、女主播、家电清理等,助力妇女创就业。“感谢政府的贴心之举,把时间相对自由的岗位集中到一起,让我们宝妈也能‘挑’工作。”家住浦口区桥林街道的刘女士说。
六合区各街镇积极提供家庭支持服务,包括育儿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通过举办各类讲座、母乳喂养义诊等活动,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和水平,这不仅减轻了家庭的育儿压力,也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街区、儿童友好公园……正在成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北新区首个儿童友好社区宝塔社区建立分龄化服务模式,为0-3岁婴幼儿及家庭提供公益亲子活动、妈咪沙龙等养育服务项目,为3-6岁学前儿童提供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等成长促进项目;南京弘阳广场作为南京首家商业类儿童友好街区,引领着适儿化空间的发展潮流,从精心设计的游乐设施到充满教育意义的互动体验,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对儿童成长的深切关怀;龙王山郊野公园、兰溪公园、珍珠泉泉小虎乐园里滑滑梯、秋千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一应俱全。
与此同时,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区与六合区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大力推广“家长课堂”这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育儿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系列科学育儿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训。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儿童心理发展、营养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多个方面,还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从而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提升了家长的育儿效能感,为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医疗健康领域,南京鼓楼医院江北院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六合区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从简化产检流程、实行预约挂号制度,到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每一项举措都旨在减轻家庭的就医负担,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此外,这些医院还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普及科学育儿和孕期保健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家庭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区和六合区的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既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随着这些措施的不断推进,江北将在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
来源: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