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希望地铁口到青少年活动中心有一条安全步道。”“图书馆的书架矮一点,我们就能自己拿到想看的书了。”……8月26日,在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群戴着“儿童友好观察团”观察员证的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这一天,西安市儿童友好观察团正式成立,40名小朋友“持
“我们希望地铁口到青少年活动中心有一条安全步道。”“图书馆的书架矮一点,我们就能自己拿到想看的书了。”……8月26日,在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群戴着“儿童友好观察团”观察员证的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这一天,西安市儿童友好观察团正式成立,40名小朋友“持证上岗”,成为这座城市最小的“规划师”。
“我们想把看到的、想到的变成建议,像小种子一样播进城市建设的土壤。”观察团成员、来自机场小学的四年级学生谈笑说。这句充满童真的比喻,道出了所有小观察员共同的心愿——让西安成为更温暖、更友好的“大朋友”。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妇联主办。成立仪式上,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为孩子们送上寄语和聘书。“你们的声音虽小,却一样重要。”妇联领导鼓励小观察员们大胆发现、积极发声,把童真的想象变成城市发展的“金点子”。捧着聘书的小朋友一个个挺直腰板,表情认真,已经准备好履行这份“使命”。
随后,一场专为孩子们设计的培训开启。“什么是儿童友好城市?就是小朋友走在路上不会害怕,公园里有我们玩的秋千,图书馆有我们伸手就能够到的书。”培训老师、西安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张勇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城市规划变成了有趣的探索游戏。另一位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李媛带着大家玩起“建议大闯关”——“如果你发现公园没有垃圾桶怎么办?”“如果上学路上总积水该怎么表达?”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给出的答案充满想象力又贴近实际。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实地观察环节。他们像一群“城市小侦探”,拿着小本子边走边记。“市图书馆公交站可以往北挪50米,或者通往活动中心的路上有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避开停车场入口。”“图书馆应降低书柜的高度,再增加一些儿童文学图书。”“篮球馆的活动空间可以再大些。”“青少年活动中心指示路标可以更明确清晰。”……参观过程中,观察团成员们不时驻足,好奇地打量着每一处设施,积极讨论着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哪些服务可以优化。
据介绍,儿童友好观察团是儿童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能在推动儿童参与社会事务中发挥多方面作用。市妇联将持续开展“一米高度看城市”主题活动,带领小观察员走进社区、公园、交通枢纽,倾听更多孩子的声音。持续关注儿童成长需求,深化儿童观察团工作机制,为小观察员们创造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推动“童言童语”转化为“城市发展金点子”,让城市真正成为儿童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袁玥 实习生 张梓涵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