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为桥 传扬伟大抗战精神!“鹭岛回响·和平之声”公益诵读年度展演昨日举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09:09 3

摘要:活动由海西晨报社主办,来自社会各界的诵读名家、抗战老兵代表、青年诵读爱好者以及向日葵小记者等齐聚一堂,以声为媒,穿越时空,在红色经典诵读中重温抗战岁月、传递和平力量。

晨报记者 叶子申

昨日,“鹭岛回响·和平之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民公益诵读活动年度展演在闽南大戏院多功能厅举办。

活动由海西晨报社主办,来自社会各界的诵读名家、抗战老兵代表、青年诵读爱好者以及向日葵小记者等齐聚一堂,以声为媒,穿越时空,在红色经典诵读中重温抗战岁月、传递和平力量。

三个篇章层层递进

展演包括“烽火英雄”“红色家书”“不朽记忆”三大篇章。

第一篇章“烽火英雄”聚焦抗战岁月里挺身而出的英雄群像。合诵《这就是可爱的中国》拉开了展演的序幕,该节目由翔安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携手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厦门市翔安中学、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组织编排,通过清澈而坚定的声音,展现了革命先辈对祖国的赤诚热爱。之后,厦门市吕岭小学教师孙永娟带来《红铁》,她用铿锵有力的诵读勾勒出钢铁般的民族脊梁;山东航空乘务员组合楚雪、彭媛芳、王磊演绎的《红嫂精神》,让沂蒙大地上“红嫂救伤员”的无私与勇敢跨越时空得以重现;厦门技师学院学子带来的《不朽的记忆,永恒的力量》,将战火淬炼的记忆转化为当代青年前行的动力。

第二篇章“红色家书”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情感内核,精选四封与抗战有关的红色书信,让观众感受字里行间的家国担当。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娟诵读《赵一曼写给宁儿的信》,再现抗日女英雄临行前为孩子种下信仰种子的深情;厦门语言艺术协会理事孙振伟演绎抗日烈士沈尔七的《致慈母》,道尽“忠孝难两全”的愧疚与坚定;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徐小泓深情朗读新加坡华侨女青年白雪娇的家书,赤诚之心跃然耳畔;厦门市语言艺术协会理事潘俊带来的《陈嘉庚写给村牧先生》,则彰显了陈嘉庚带头捐资助战、鼓励师生抗日救国的大公无私。

在诵读陈嘉庚的书信后,抗战时期集美职业学校校长叶维奏的后人、集友银行厦门分行华侨金融部副总经理陈为民受邀上台,分享集美学校抗战内迁的悲壮历史。来自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的向日葵小记者罗琳珺与94岁抗战老兵李振保互动,上演动人一幕。

第三篇章“不朽记忆”中,草根朗诵艺术团骨干孙方忠、何琳带来的《残缺的脊梁》,厦门市语言艺术协会党支部书记李伟与厦门大学教授赵蓓合作的《纪念碑》,以及厦门市朗诵学会原会长彭鹭、厦门市朗诵学会理事陆昕、新疆军分区某师原政委李大国、厦门市朗诵学会副会长付婷婷共同呈现的《永远不忘》,让观众在激昂声线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

诵读名家、青年诵读爱好者等在红色经典诵读中传递和平力量。

展现鹭岛红色底蕴

作为在抗战史上有着重要贡献的城市,厦门始终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鹭岛回响·和平之声”公益诵读活动是2025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自4月启动以来,吸引近千名诵读爱好者报名参与。

公益诵读活动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为核心,从“红色厦门故事”诵读文本征集挖掘本土抗战记忆,到诵读爱好者征集汇聚全民声量,再到优秀作品网络展播、经典诵读短视频录制扩大传播半径,以及小记者实地走访抗战相关地点等,构建起多维度的红色文化传播矩阵,最终通过年度展演推向高潮。

“我们希望更多人通过诵读触摸历史温度,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全民公益诵读为载体,深入挖掘厦门特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活动,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厦门市湖里区城市青年发展中心理事长庄雅君执导此次展演。

特写

小记者致敬抗战老兵

向日葵小记者罗琳珺为94岁抗战老兵李振保系上红领巾。

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小记者罗琳珺与94岁抗战老兵李振保通过书信交流,并在展演现场惊喜相见。

此前,罗琳珺查阅资料、请教长辈,写下两封致李振保的信,并在展演现场深情朗读。老人给她回了信,还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并通过大屏幕播放。视频结束后,老人从座位上缓缓站起,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舞台中间。罗琳珺快步上前,为老人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庄严地行了队礼。

罗琳珺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她告诉记者:“以前在课本上读抗战故事,觉得离自己很远。今天听了李爷爷的讲述,我知道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李振保老人说:“历史不能忘,英雄不能忘。只要我们一代代人把精神传下去,祖国就会越来越强大。”(记者 叶子申)

让嘉庚精神赓续绵延

展演现场,集友银行厦门分行华侨金融部副总经理陈为民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带领观众回溯集美学校抗战内迁的悲壮历史。

1938年厦门沦陷,集美职业学校600余名师生携带10万余册图书、千余件教学仪器,翻山越岭内迁大田,创造物资零损失的奇迹。“学生们主动降低伙食标准,捐钱买飞机,叶维奏校长既感动又心疼,最终定下周六中餐吃干饭、其余时间吃稀饭,老师们还带头减薪养校。”陈为民说,这是“诚毅”校训带来的力量。

作为叶维奏后人,陈为民表示,将依托华侨历史与跨境金融专业,搭建“嘉庚文化+跨境金融”交流平台,传播实业报国情怀,让嘉庚精神赓续绵延。(记者 叶子申)

来源:海西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