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扣非净利润暴跌944.18%,光学巨头欧菲光累计亏损超百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09:05 3

摘要:今年上半年,欧菲光实现营业收入98.37亿元,同比微增3.1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9亿元,同比大降378.13%;扣非归母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亏损0.14亿元扩大至亏损1.5亿元,同比下降944.18%。

光学巨头——欧菲光(002456.SZ)再度陷入亏损。

今年上半年,欧菲光实现营业收入98.37亿元,同比微增3.1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9亿元,同比大降378.13%;扣非归母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亏损0.14亿元扩大至亏损1.5亿元,同比下降944.18%。

欧菲光表示,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加,以及增值税加计抵减损益减少、联营企业经营亏损等原因导致。

欧菲光是中国光学光电领域的龙头企业,曾是苹果供应链的重要一员。依靠苹果订单,欧菲光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飞速增长。但好景不长,2020年欧菲光被苹果“踢出”了供应链,发展之路就遭遇重创,业绩一度陷入低谷。

近几年,虽然欧菲光及时调整战略,拿下华为、小米等重要订单,并且大力开拓智能汽车等新业务,但目前依然未能逃脱业绩泥潭。数据显示,2020-2025年上半年,欧菲光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金额已经超过百亿元。

同时,欧菲光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两大主力业务的毛利率均在10%以下,而被寄予厚望的智能汽车业务虽然营收实现了同比增长,但短期内还无法扛起盈利大旗。财报显示,欧菲光旗下两家负责智能汽车业务的子公司——安徽车联和上海车联尚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分别为1.99亿元、5.6亿元。

可见,欧菲光的转型与突围之路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01

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

目前,欧菲光的主营业务涵盖光学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驾驶域、座舱域等,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及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其中,智能手机业务仍然是欧菲光营业收入的主力军,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营业收入达到74.37亿元,营收占比达到75.6%,同比微增0.43%。

而智能汽车是欧菲光的第二大业务,今年上半年,欧菲光智能汽车业务营业收入是12.62亿元,同比增长18.19%,营收占比为12.83%。

新领域包含VR/AR、智能影像设备、智能门锁、内窥镜等新领域光学光电业务,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是11.05亿元,营收占比是11.23%,同比增长9.73%。

虽然欧菲光上述三大业务营收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但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两大板块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了下滑,且毛利率不足10%,分别只有9.67%和7.73%。同期,舜宇光学得益于车载业务的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至19.8,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6%。

可见,主力业务竞争力不足且盈利能力下滑,或许才是欧菲光业绩下滑的关键原因。

自失去苹果这一大客户后,欧菲光的业绩就遭遇了重创,由2020年的483.5亿元降至2021年228.44亿元,惨遭腰斩。此后,欧菲光一直在大力开拓安卓市场,并且重点布局智能汽车等多元化业务,旨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推进新项目建设牢竞争壁垒。

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欧菲光的营业收入虽有所回暖,分别为148.27亿元、168.6亿元、204.37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是-51.82亿元、0.77亿元和0.5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欧菲光在2023年、2024年可以实现扭亏为盈,实际依靠的是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财报显示,欧菲光2023年、2024年获得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22亿元和6350.11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比例分别是159%、109%。

若剔除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收入,欧菲光的主业盈利能力明显不足。比如2023年,欧菲光实现净利润7690.5万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就高达3.7亿元,包含政府补贴1.22亿元、其他营业外收入1.92亿元、非流动资产处理损益7049.73亿等。

财报显示,欧菲光2020年-2025年上半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一直是亏损状态,分别亏损了20.61亿元、25.8亿元、49.72亿元、2.93亿元、0.13亿元、1.5亿元,合计亏损了100.69亿元。

02

智能汽车业务难扛营收大旗

早在2015年,欧菲光就正式切入了汽车电子市场,通过收购东华汽电和南京天擎,顺利成为国内汽车Tier1供应商。在此后的多年内,欧菲光还收购富士天津镜头厂(车载镜头)、卓影科技(主营ADAS相关产品)等公司,频繁加码智能汽车业务。

现阶段,欧菲光的智能汽车产品线涵盖了车载摄像头、车载镜头、驾驶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等。同时,欧菲光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已经形成了周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集成以太网关的车身域控制器等系统级产品定制能力。

财报显示,欧菲光已经量产1-3M、5M、8M ADAS,1M、2M及3M环视,1M&2M舱内DMS和2M&5M舱内OMS等车载镜头产品。其中高端ADAS 8M镜头已定点多个国内大客户。

不过,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内乘用车配置NOA功能的车型上,舜宇智领、联创电子、海康汽车、德赛西威仍是ADAS前视、周视和后视的主力摄像头模组供应商。

欧菲光表示,智能汽车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压力较大,后续公司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风险,盈利压力也将持续加大。一方面,欧菲光的智能汽车业务毛利率已经出现了连续下滑,2023-2025年分别为2.6%、14.85%、8.7%、7.73%,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欧菲光旗下13家子公司及参股公司中,7家子公司及参股公司都出现了亏损。其中,负责欧菲光智能汽车业务的子公司——安徽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车联”)以及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车联”)还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上半年分别亏损了4207.63万元、550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子公司并不是首次出现亏损。其中,上海车联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8375.39亿元、4.22亿元;而安徽车联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1.02亿元、5499万元。

可以看到,虽然智能汽车业务成为了欧菲光第二增长曲线,但该业务还面临着毛利率承压、盈利等困境,短期内难扛营收大旗。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欧菲光的资金压力显著提升。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为23.09亿元,而长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长期应付款合计达80.57亿元,账上资金已无法覆盖长短期借款及应付款项等。

更值得警惕的是,欧菲光还存在大客户依赖的风险。财报显示,欧菲光对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9.54%上升至2024年的77.35%。这也意味着,公司在摆脱苹果依赖后,又陷入了对新大客户华为的深度绑定。

随着营收规模扩大及大客户依赖症加深,欧菲光的应收账款也大幅增加。2022年至2024年,欧菲光的应收账款从38.05亿元飙升至73.31亿元,近乎翻倍。到了今年上半年,欧菲光的应收账款同样高达64.64亿元。

这导致欧菲光的资金面持续紧张,甚至不得不频繁动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比如2025年6月,欧菲光发布公告称,将原募投项目“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和“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未使用的5.54亿元募资,转投新增项目“高精度光学镜头产线升级扩建项目”。在此次调整前,上述两个原募投项目均未启动建设,期间欧菲光曾多次将闲置募集资金用于临时补流。

总体来看,面对持续的亏损压力与业务困境,欧菲光希望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寻求破局,但从目前来看,其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

来源:高工智能汽车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