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汇编》:抗战期间福建永安防疫的利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08:13 1

摘要: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福建省会从福州内迁至永安。这座原本宁静的山城,因人口的激增,面临着新的挑战——鼠疫随之而来。1941年端午节前后,永安仁义街八百新村发现自毙鼠,随后居民开始发病,疫情迅速蔓延。在随后的5至6月间,发病人数达30多人,死亡率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福建省会从福州内迁至永安。这座原本宁静的山城,因人口的激增,面临着新的挑战——鼠疫随之而来。1941年端午节前后,永安仁义街八百新村发现自毙鼠,随后居民开始发病,疫情迅速蔓延。在随后的5至6月间,发病人数达30多人,死亡率高达100%。全年发病人数更是高达六七千人。

尽管中医药在应对鼠疫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就在这一危急时刻,门人郭贡廷从李锡昌处借到了一部珍贵的旧抄本——清代罗芝园于光绪年间编纂的《鼠疫汇编》。郭贡廷将这部书拿给聂诗维看,聂诗维在仔细研读之后,认为这是一部极好的著作,并称赞其为“治疫唯一良著”。

在聂诗维的倡议下,这部重要的防治药书《鼠疫汇编》由民间集资乐捐出版。著名书法家、风行印刷社社长罗丹亲自题写书名。永安县教育会会长、永安县立培根小学、集成小学校长及中学校长聂诗维,与他的得意门生陈文孙(时任省民政厅科员,后任参议会副议长、永安县长)共同为其撰写了序言。全书共乐捐2000册,这些书被赠送给永安各界,以安民心、共抗疫情。

《鼠疫汇编》的出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书中提供了防治鼠疫的药方,这些药方在中医临床使用中,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延长了病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这2000本书的发放,让民众了解了鼠疫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以及有效防治方法,从而提高了整体防疫意识,减少了传播风险,为防疫工作带来了希望,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鼠疫的阴影并未就此消散。1942年3月,永安再次爆发鼠疫;同年12月,日本飞机投下鼠疫杆菌,引发了肺鼠疫大流行。1941年至1943年,腺鼠疫也反复爆发,累计涉及12个村庄、128人发病、101人死亡。但幸运的是,由于《鼠疫汇编》的广泛传播,民众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防疫方法,疫情未进一步扩大,这在当时实属不幸中的万幸。

《鼠疫汇编》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像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在那段艰难岁月里,人们团结一心,用智慧与勇气共同抗击疫情的精神,包括重印此书的聂诗维、陈文孙等人,以及所有乐捐者,他们的善举都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同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防控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为当下的防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黄中泉 聂书专)

来源:聚焦永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