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上最精彩的《定风波》都有哪些?本文分享其中7首佼佼者,并进行排名,将《定风波》精品一网打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定风波》是经典词牌之一,历来佳作如云,深受众词人的喜爱。
史上最精彩的《定风波》都有哪些?本文分享其中7首佼佼者,并进行排名,将《定风波》精品一网打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7名 宋朝陈与义的《定风波 重阳》
九日登临有故常,随晴随雨一传觞。多病题诗无好句,孤负,黄花今日十分黄。
记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时佳节是重阳。江海满前怀古意,谁会,阑干三抚独凄凉。
陈与义这首《定风波》以节庆为镜,折射出知识分子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困境。
此词上阕“随晴随雨一传觞”看似洒脱,实则以天气无常解构节日狂欢的本质,酒盏传递的动作里,藏着对恒常价值的虚无体认。“黄花十分黄”的悖论修辞,既叹自然之绚烂,更嘲弄病躯难赋佳句的文人窘境。
下阕陡转时空,将重阳从时序节点升华为永恒的精神祭坛,却在“江海满前”的浩渺中暴露出怀古者与现世的断裂。最终“阑干三抚”凝固成极具张力的行为艺术,手指叩击木栏的声响,既是与历史对话的摩斯密码,也是无人应答的存在回响,将个体孤寂铸进文化记忆的青铜编钟。
第6名 南宋辛弃疾的《定风波 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这是一首以春喻志的暮年心曲。上阕“酒浓”与“病酒”的对比,浓缩少年豪情与老年萧瑟。下阕“风卷残花”的暴力美学,暗指南宋政局飘摇。
此词最妙在结尾,春归无迹却托言飞燕曾见,将政治理想幻化为可望不可即的夕阳残照,豪放词人的悲怆在此尽显。
第5名 北宋张先的《定风波 素藕抽条未放莲》
素藕抽条未放莲,晚蚕将茧不成眠。若比相思如乱絮,何异,两心俱被暗丝牵。
暂见欲归还是恨,莫问,有情谁信道无缘。有月直须能此夜,须信,人生难得是团圆。
这首词犹如精微的相思图谱,“素藕抽条”与“晚蚕将茧”构成生命受阻的隐喻,引出“两心暗丝牵”的绝妙比喻,情丝如蚕丝般既束缚又连结。
下阕“暂见欲归”的矛盾心理,揭示爱情中相聚即别离的永恒困境。末句突破词牌定格,连用“须”字强调对圆满的绝望渴望。
第4名 宋朝郑文焯的《定风波 丙戌九日》
过眼重阳不奈秋,深灯画阁锁帘钩。澹月疏花围茗坐,愁我,暗尘笼袖药烟浮。
故国青山空费梦,凄断,雁程霜信尚淹留。莫把茱萸嗔健忘,谁赏,十年沧海事登楼。
这首词是遗民词史的巅峰绝响。上阕“锁帘钩”的囚禁感与“药烟浮”的病态美,隐喻末世文人的精神困境。下阕青山空费梦”道破遗民幻梦的虚妄,“茱萸嗔健忘”反转重阳传统,将记忆伤痛转化为生存策略。
末句“十年沧海”浓缩一部近代史,登楼动作成为文化祭奠的庄严仪式,在词史中矗立起青铜鼎般的沉重。
第3名 北宋黄庭坚的《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此词展现谪居者的精神突围,上阕以“一漏天”喻环境险恶,“似乘船”写屋漏积水之状,荒诞中见苦中作乐。
下阕突发奇想,白发簪菊追比古人,将贬谪困境转化为超越时空的风流竞技。末句“拍古人肩”的狂放姿态,实为对命运嘲弄的反击,在宋词中罕见如此以喜剧笔法写悲剧人生的案例。
第2名 北宋苏轼的《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知名度很高,上阕写柔奴才艺惊人,“雪飞炎海”的魔幻意象暗喻艺术净化力量。
下阕“此心安处”四字,将地理迁徙升华为精神家园的建构。全词巧妙运用“天-人”对话结构:他人眼中岭南的蛮荒,在柔奴处却是心性修炼道场,堪称最早的诗意栖居宣言,对后世影响极大。
第1名 北宋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占据了中国文学的精神高地。全词建构三重境界,首句破除外相执着,“竹杖芒鞋”确立主体性存在;“山头斜照”象征顿悟时刻,最后的“无晴无雨”抵达禅宗不二法门。
苏轼将一次偶遇风雨的经历,写成通篇全是洒脱、豁达、怡然的千古绝唱,“风雨面前,我自岿然不动,一切皆是浮云”!有谁会不喜欢这样一首词呢?
最富有诗意的7首《定风波》分享完了,都是诗意盎然的佳作,尤其苏轼占据了前两名,真无愧于“史上第一词人”的美誉!
朋友们,读完本文有何感想?除了文中这些,还有哪些精彩的《定风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分享。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