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立峰摘要:近日,两名刚毕业到广东深圳求职的女生,用餐后收到13元退款,备注栏里还写着“加油,免单”等字眼。事后,两名女生把这件事发到短视频平台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善意与城市温度的讨论,评论区网友直呼“太温暖了”。深圳龙岗这家小吃店的老板潘先生跟合伙人黄先生或许不曾想到,这
近日,两名刚毕业到广东深圳求职的女生,用餐后收到13元退款,备注栏里还写着“加油,免单”等字眼。事后,两名女生把这件事发到短视频平台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善意与城市温度的讨论,评论区网友直呼“太温暖了”。深圳龙岗这家小吃店的老板潘先生跟合伙人黄先生或许不曾想到,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竟会成为照亮无数人内心的一束光。
在竞争激烈、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中,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往往面临着经济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一顿简单快餐的“免单”,已远远超出了其实际金额的意义,它代表着一种“我懂你不易”的共情。正如潘先生事后所说:“虽然金额不大,但是能让她们温暖一点是一点。”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打破了都市生活中常见的疏离感,让“漂泊”有了“靠岸”的意味。
这一事件的传播与发酵过程,生动展现了数字时代正能量运行的逻辑。两名女生将经历发到短视频平台后,迅速引发共鸣。而当地相关部门也迅速响应:为两名女生申请了15天青年驿站免费住宿,并配套就业指导等服务。从个人善举到部门响应,从线上感动到线下行动,一条善意的循环链说明,真正的城市文明不在于摩天大楼的高度,而在于制度与人性结合的温度。
“13元退款”事件之所以触动人心,是因为它触碰了社会情绪的“最大公约数”——每个人都渴望被温柔以待,也渴望有能力传递这份温柔。更为可贵的是,它展现了善意被复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小店开始效仿“暗号免单”“新人优惠”,企业推出“应届生关爱计划”,社区发起“友好驿站”项目……一种善意生态正在悄然形成。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他人需要时成为“潘先生”。有时是一顿免单的餐食,有时是一句鼓励的话语,有时是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助,这些微小却坚定的善意,终将汇成推动社会向善的强大暖流。当温暖与温暖环环相扣,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更有温度、更有希望的未来。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