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标识办法》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标识办法》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笔者梳理《标识办法》核心要点,形成《图解⟨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标准指引》如下:
特别声明:
大成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对客户的信息保护义务,本篇所涉客户项目内容均取自公开信息或取得客户同意。全文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大成律师事务所任何立场,亦不应当被视为出具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的任何内容。
1. 张建民:以授权运营促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之解读
2.张建民:《民航领域数据分类分级要求(征求意见稿)》之解读
3. 张建民:“以审促规,以规固本”——《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解读
4.张建民:千人千面,合规攸关——《人脸识别支付场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要求》解读
本文作者
来源:大成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