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危机叠加:“悬崖”上的法国何去何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05:22 2

摘要:8月25日,是法国政府与议会夏季假期后的首个“复工日”。总理白鲁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开记者会,为自己休假前提出的2026年预算案取得“共情”孤注一掷:依据宪法某条,敦请议会9月8日对其政府作信任投票。这个明知既不被多数民众信任、也不受议会信任的“信任期许”,被媒体

8月25日,是法国政府与议会夏季假期后的首个“复工日”。总理白鲁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开记者会,为自己休假前提出的2026年预算案取得“共情”孤注一掷:依据宪法某条,敦请议会9月8日对其政府作信任投票。这个明知既不被多数民众信任、也不受议会信任的“信任期许”,被媒体形容为某种“自杀式”的政治动作。

为什么是9月8日?据法新社: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一则号召正在流传:“9月10日,让我们瘫痪整个国家。”这一动员起源于网络,立即遭极左派“加持”,要大闹一场。颇有2018年“黄背心”运动回归的势头。很显然,白鲁要抢在“街头”将其赶下台之前,以攻为守,“不成功便成仁”。并以“责任”二字将所有人一军。

白鲁记者会说了三句话:一,法国债台高筑,生死攸关,需每个人都贡献才可救国;2,如果认同我的“诊断”,就让我先过关,再修正预算争议条款;三,要么有个预算,要么天下大乱,盼朝野各自负起自身责任。

法国若换一种文化,这三句话都不同程度可以接受,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政治动荡引起经济、社会动荡,不如先有个政府有个预算,再求完善。但法国毕竟是法国,妥协,不在其文化字典里。从这两天的各方反应看,白鲁慷慨陈词、纵身一跃的姿势,未收到他要振聋发聩的预期,而且形势似乎一天比一天坏。

从政治上看,极左翼与极右翼均坚决反对白鲁预算案里“吃掉两天公共假期”、“社保报销收紧”等条款,率先表示将投不信任票。传统左派社会党各位大佬,也在第二天做了相同表态。从议会席位的算术结果看,白鲁政府将在9月8日倒台,是大几率事件。同时,本届政府民调支持率低迷,民间对白鲁撙节440亿的预算案让“百姓买单”部分不满升高。

从经济上看,8月25日、26日巴黎股市下跌近4%,债市应声上涨,法国面临市场“双杀”。其实,这一轮市场反应,是对法国这届政府又要倒台的政治动荡的直接反应。市场就是信心,认为坏一点的稳定也比无休止的折腾强。再看经济数字:法国债务总额突破33300亿欧元,长期借债利率欧盟倒数第三,经此“白鲁讲话”一役,经济学家认为赶超意大利是分分钟的事,也就是从3.51%向更高狂奔,坐上坏学生亚军宝座,未来赶超希腊的3.96%,也是极为可能的。但问题在于,由于希腊与意大利近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指标回升,市场信任也在重塑。法国这样滑行,未来几年法国每年付债务利息达到1000亿欧元,不是天方夜谭。届时,法国将因借不起债,进入当年欧债危机之际“希腊化”(靠外力约束大幅降工资、退休金与福利保障)的悲惨世界。

白鲁将这两个危机描绘的很真切,他并未危言耸听。他的意思是,与其失去经济主权,靠债主来奴役,不如从现在起,自己约束自己,给市场一个未来“过得去”的预期。

法国最近的一次“平衡预算”,是遥远的1975年。从此,半个世纪的寅吃卯粮,左右政党轮流执政均难辞其咎。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债台高筑、税负欧盟第一、公共开支全球第一、企业、老板、精英跑路严重、中产阶层降级、贫困群体壮大、议会三分天下、社会分裂空前严重、街头罢工示威暴力频仍、治安不靖……用不着再多说:法国整体站上了悬崖。法国何去何从这个巨大问号,谁也难以回避。

法国的短期未来或许有如下几种可能:

一是白鲁政府倒台,马克龙任命自己阵营的一位新总理,可以预料,这种安排将使街头运动愈演愈烈,最终将由街头结束马克龙时代;

二是政府倒台,马克龙再次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如果还是三分天下(极有可能),所有问题都在,而且更加严重,预算如何撙节?左右难以妥协,还是一模一样的老问题。如果目前民意最高的“国民联盟”获得议会多数,那法国将改朝换代;

三是政府倒台后,马克龙接受极左与极右党派的呼吁主动辞职,但依宪法国只能选出新总统,却不能解散议会;

四是从现在到9月8日,白鲁私下与社会党几十个议员以及议会无党派标签的几十个议员沟通谈判,在预算中加上他们的诉求,出一个“妥协版预算案”,440亿也可能减到340亿,信任案勉强过关,维持暂时的政治稳定,给市场以喘息。

以上几个可能,第四个对法损伤最小,但可能性也最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法国政治经济困局,也无灵丹妙药短期治愈。在社会整体生病之际,只有朝野、全民整体反思,换一种政治思维、换一种生存文化、多一点妥协智慧,少一点个人主义,才可能从根子上形成“复活”的“拐点”,逐步向上攀升。无论如何,是断裂还是蝶变,都将是一个全社会买单、极为痛苦与漫长的过程。

来源:欧洲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