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6年,一位73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反复喃喃自语着两个字:“台湾!台湾!”这位老人就是开国上将韩先楚,一个曾经用木帆船打败军舰、创造解放海南岛奇迹的“旋风司令”。
1986年,一位73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反复喃喃自语着两个字:“台湾!台湾!”这位老人就是开国上将韩先楚,一个曾经用木帆船打败军舰、创造解放海南岛奇迹的“旋风司令”。
他至死都在牵挂着那个未完成的使命——解放台湾。历史不能重来,但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当年真的由韩先楚率部解放台湾,两岸格局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位创造过渡海作战奇迹的将军,是否能够改写历史?
创造奇迹的“旋风司令”
韩先楚被誉为“最好的前线指挥官”,甚至连许世友将军都坦言最佩服韩先楚,原因只有四个字:“有勇有谋”。这位出身湖北红安贫苦家庭的将军,一生战功赫赫,从东北战场一直打到海南岛,被称为“旋风司令”。
他最令人称道的战绩是1950年解放海南岛。当时金门战役失利的阴影尚未散去,许多人对渡海作战心存畏惧。中央原计划将战役推迟到6月甚至年底,但韩先楚力排众议,坚持提前进攻。
他的理由有三:谷雨前东北风利于帆船渡海;海南海岸线长便于多点登陆;有琼崖纵队接应可里应外合。在多次请战未果后,他甚至立下军令状:“如不成功,自己将战死沙场”。
1950年4月16日,韩先楚亲率40军主力,乘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面对国民党名将薛岳经营的“伯陵防线”,他指挥部队成功登陆并向纵深推进,5月1日即解放海南全境。
历史的分水岭
海南岛解放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韩先楚的远见卓识。仅仅一个多月后,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
如果按照原计划等到6月后再进攻海南,很可能会遇到美军的干涉。罗荣桓元帅后来也称赞韩先楚在关键时刻的主导作用,认为他为新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七十二天时间窗口,避免了国家再次陷入分裂的危机。
可以说,韩先楚的坚持使中国避免了出现“两个台湾”的困境。但他的眼光不仅限于海南,在解放海南后,他已经开始准备台湾战役。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搁置,韩先楚也被调往朝鲜战场。
未竟的台湾梦
从朝鲜战场归来后,韩先楚于1957年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司令员,在这个直面台湾的岗位上,他任职长达16年(1957-1973),成为在台湾海峡斗争前线坐镇时间最长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之一。
在福州军区期间,他不仅指挥了炮击金门行动,还多次挫败国民党军对小股武装部队的袭扰。他还要求修改军队战斗条例,将“消灭敌人”放在“保存自己”前面,体现了他一贯的进攻思维。
但尽管长期备战,解放台湾的机会却一直没有到来。晚年病重的韩先楚,依然心系统一大业。据身边人员回忆,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台湾问题,弥留之际喃喃呼唤:“台湾!台湾!”
历史的可能性
历史无法假设,但我们可以分析韩先楚如果率部解放台湾可能面临的情况和挑战。
基于他在解放海南岛时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和胆识,以及他善于利用天时地利(如季风方向)、出奇制胜的作战风格,如果由他指挥攻台战役,可能会采用多点登陆、奇正结合的战术,充分发挥木船的优势进行夜间突袭。
但台湾与海南情况有所不同:台湾海峡比琼州海峡更宽;国民党在台湾的经营更加稳固;美国干预的可能性更大。这些都是韩先楚和解放军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当然,历史没有给予我们答案。我们只知道的是,韩先楚至死都没有放下对台湾的牵挂。这位创造了渡海作战奇迹的将军,最终带着未能见证祖国统一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韩先楚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历史有时就在个人的坚持与抉择间改变方向。如果他当年没有力排众议坚持提前攻打海南,今天的中国地图可能会缺少这个美丽的宝岛。但历史没有给他解放台湾的机会,这成为他终生遗憾。
当我们今天面对台湾问题时,回顾这段历史,不禁感叹个人的努力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免惋惜那些错过的历史机遇。韩先楚将军的遗憾也提醒我们,国家统一的机遇需要把握,历史的窗口期稍纵即逝。
【参考资料】
《韩先楚传》(当代中国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
《第四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海南岛战役史料汇编》
《抗美援朝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
来源:史说新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