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较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平均气温就可以判断逆温情况了,如果第二层的气温高于第一层就是逆温,差值就是逆温强度,反之就不是逆温,逆温强度为 0(每天都有四个时点的数据,只有有一个时点的结果是逆温当天就视为逆温天);
1.资料名称:2024-1980中国省级、地级市城市、区县县域逆温数据
2.计算说明:
(1)从 NASA 下载 1980 年至今的 MERRA-2 数据
(2)从下载到的 netCDF 数据提取近地的第一、二、三层数据(第三层数据可以用来进行稳健性分析),例如 1990 年 7 月 18 日的:
(3)把栅格数据转换成区县面板数据(使用的是 2021 年中国县级行政区划):
(4)比较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平均气温就可以判断逆温情况了,如果第二层的气温高于第一层就是逆温,差值就是逆温强度,反之就不是逆温,逆温强度为 0(每天都有四个时点的数据,只有有一个时点的结果是逆温当天就视为逆温天);
(5)另外可以使用一三层的温度进行比较得到逆温2 和逆温强度2 用于稳健性检验。
3.指标说明:此资料为县域数据,2024年到12月31日为全年数据,县域是最全的,省市汇总即可,包含各省市县的逆温天数,并且还具有以下详细指标
date:日期
year:年
month:月
day:日
省:省份名称
省代码:省份行政区划代码
市:城市名称
市代码:城市行政区划代码
县:区县名称
县代码:区县行政区划代码
T1_layer1:0 点近地第一层的平均气温
T1_layer2:0 点近地第二层的平均气温
T1_layer3:0 点近地第三层的平均气温
T2_layer1:6 点近地第一层的平均气温
T2_layer2:6 点近地第二层的平均气温
T2_layer3:6 点近地第三层的平均气温
T3_layer1:12 点近地第一层的平均气温
T3_layer2:12 点近地第二层的平均气温
T3_layer3:12 点近地第三层的平均气温
T4_layer1:18 点近地第一层的平均气温
T4_layer2:18 点近地第二层的平均气温
T4_layer3:18 点近地第三层的平均气温
T1_thermal_inv12:0 点根据一二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2_thermal_inv12:6 点根据一二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3_thermal_inv12:12 点根据一二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4_thermal_inv12:18 点根据一二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1_thermal_inv13:0 点根据一三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2_thermal_inv13:6 点根据一三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3_thermal_inv13:12 点根据一三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4_thermal_inv13:18 点根据一三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hermal_inv_yesno12:根据一二层判断当天是否是逆温天
thermal_inv_yesno13:根据一三层判断当天是否是逆温天
4.数据来源:12.9万个样本,包括中国34个省份(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省)、370个城市,2870个县域,原始数据来源于NASA(美国航天航空局)
14226982b8ca509811e7b772e8cd2c27.png (46.72 KB, 下载次数: 0)
b26a2ecbd4e230b824939b4c21c4ae69.png (106.39 KB, 下载次数: 0)
92f4e1ebb8e6138ad77f7e35302e9db3.png (38.21 KB, 下载次数: 0)
资料来源:草莓科研
来源:草莓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