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深圳欢乐谷一场女团表演被指“擦边”,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公众热议。随后,该表演迅速被叫停,文旅部门也已介入调查。这一事件不仅让深圳欢乐谷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娱乐场所表演内容尺度以及文旅行业创新边界的深入思考。
近日,深圳欢乐谷一场女团表演被指“擦边”,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公众热议。随后,该表演迅速被叫停,文旅部门也已介入调查。这一事件不仅让深圳欢乐谷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娱乐场所表演内容尺度以及文旅行业创新边界的深入思考。
从网友曝光的视频来看,表演中的部分演员身着短裙、制服、吊带袜等服饰,舞蹈动作和表情被指“低俗”“擦边”。而深圳欢乐谷作为一个面向全年龄段,尤其是亲子家庭与青少年群体的游乐场所,这样的表演内容与场景定位显得格格不入,也难怪会引起众多网友的质疑 :“这是要带坏小孩子吗?”“欢乐谷的定位是欢乐全家桶,不是成人游乐场!”
其实早在今年5月,就有网友在深圳欢乐谷演出视频评论区中对舞蹈动作及演员服饰提出“不雅”质疑,只是当时并未引发大规模讨论。而这次事件迅速发酵,直接将深圳欢乐谷推上了热搜。8月26日,深圳欢乐谷客服回应称,该表演为女团cosplay形式的节目,目前已关注到游客的反馈意见,园区已决定对该节目进行优化调整,并已于当天叫停了该表演 。次日,欢乐谷方面进一步回应,称该画面出自8月22日园区举办的“随机舞蹈”公众互动活动,相关动作为歌曲原版编排,但也认识到活动未能多方面考虑游客观感体验,将全面启动内容复查,优化互动活动管理机制。
此次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文旅行业在追求创新和吸引流量时面临的困境。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中,各大景区和游乐场所都在绞尽脑汁推陈出新,希望通过新颖独特的表演和活动来吸引游客。女团cosplay表演这类形式,在一些漫展、特定主题活动等场景中本无可厚非,甚至深受年轻人喜爱。但当它被放置在欢乐谷这样的公共场所,面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价值观的游客时,“尺度”的把握就成了关键问题。欢乐谷或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年轻群体,拓展客源,但却忽视了自身的定位以及更广泛游客群体的感受,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从行业规范角度来看,目前对于旅游演艺或景区临时性演出的监管还存在一定漏洞,对低俗表演的界定不够明确,处罚力度也有待加强。这就导致一些商家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不惜游走在公序良俗的边缘 。而此次深圳欢乐谷事件,无疑给整个文旅行业敲响了警钟:创新不能以突破道德底线为代价,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兼顾社会效益和文化责任。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网友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欢乐谷应该为自己的审核失职道歉,加强内容管理;也有人表示理解景区想要创新的想法,但希望以后能在策划环节就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 。还有网友调侃:“这下好了,以后去欢乐谷看表演,得提前查一下节目单,生怕带坏孩子。”
目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已将相关问题记录在案,将派专人进行核实处理。深圳欢乐谷后续会如何优化调整节目内容?此次事件又会给文旅行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我们将持续关注。 你对深圳欢乐谷擦边表演事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民间故事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