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集播完,《与晋长安》的豆瓣短评区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满屏“就这?”的哀嚎。点开之前,以为最多是古偶老毛病,点开之后,才发现烂得有点新鲜——原来一部剧能把“女将军”三个字直接翻译成“恋爱挂件”,也能把战场拍成滤镜开到最大的时尚大片。
四集播完,《与晋长安》的豆瓣短评区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满屏“就这?”的哀嚎。点开之前,以为最多是古偶老毛病,点开之后,才发现烂得有点新鲜——原来一部剧能把“女将军”三个字直接翻译成“恋爱挂件”,也能把战场拍成滤镜开到最大的时尚大片。
先说黎霜。原著里她靠脑子打仗,剧里她靠男主续命。第一场仗还没打完,镜头先给了一个柔光特写,脸上连颗汗珠都磨没了,只剩一双小鹿眼,好像下一秒就要问男主“我今天口红色号好看吗”。观众想看的不是女将军变女主持,而是她怎么在狼烟里活下来。结果编剧把她的智商一键清零,战略会议成了恋爱预告片,弹幕齐刷“姐姐快跑”,跑的不是敌军,是剧本。
男主那边更离谱。黑化不靠铺垫,靠BGM突变。前脚还在并肩作战,后脚眼神一沉,镜头一暗,观众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切换到“我黑化了”模式。情绪转折像电梯失灵,直上直下,连缓冲都没有。弹幕有人吐槽:“这黑化速度,外卖都没他快。”
战场戏本该是硬菜,结果端上来一盘番茄酱拌铁片。盔甲亮得能照镜子,血渍像番茄沙司挤多了,演员挥剑像在走T台,鼓风机吹得头发丝都在抢戏。观众想感受铁锈味和泥土味,结果闻到的是发胶味。有人调侃:“这不是打仗,是古装版维密秀。”
宋轶和丞磊不是不会演,是实在没东西可演。剧本把角色削成纸片,眼神交流像在对台词机,粉丝想夸都找不到切口。一个说“姐姐眼神有戏”,另一个回“有戏也是空城计”。演员被困在精致的牢笼里,连挣扎都显得礼貌。
说到底,剧组信了“爆款公式”:大IP+流量+滤镜=稳赚。可观众早就不吃这套了。大家想看的是活人,不是会动的海报;想看爱情,不想看降智;想看唯美,不想看失真。女将军可以谈恋爱,但不能把脑子谈丢;古装剧可以美,但不能美得没边。
如果后续剧情还按这个路子走,再华丽的服化道也救不了。不如把滤镜关小一点,让角色先长出毛孔,再长出骨头。观众不怕瑕疵,怕的是假。真希望《与晋长安》能听见这句:别再用糖水糊弄人,我们想喝点带渣的。
来源:水中温柔戏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