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盐仓城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举国在此设立盐官驻地,从此开启了他与盐业的不解之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盐生产、仓储和运销的关键节点。彼时,沿海居民割苇设灶,煮海为盐,古老的制盐技艺在这里代代相传,对盐仓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时间推移,此地人
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有一个看似平凡却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村落~盐仓城村。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迹,都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盐仓城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举国在此设立盐官驻地,从此开启了他与盐业的不解之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盐生产、仓储和运销的关键节点。彼时,沿海居民割苇设灶,煮海为盐,古老的制盐技艺在这里代代相传,对盐仓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时间推移,此地人口日益繁盛,逐渐发展为一方重镇。
到了汉代,盐仓城迎来了新的发展期,被改建为赣榆县城,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据考古发现,盐仓城遗址略成方形,城墙系夯土筑成,东、西、南、北各长约一千米,外城周长约六千米,内长周长约四千米,城高约五米,宽约二十米。如此规模宏大的城墙,足以彰显其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城内不仅有房基、墓葬,还分布着铸铜、冶铁以及制作骨器、陶器、石器等手工作坊遗址,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城市生活的丰富与多元,手工业发达程度可见一斑,
盐仓城的繁荣,离不开古游水这条重要的水运通道。古游水南通海州、淮水、北及六座著名古城入大海,是我国东部沿海南北内河航运的动脉。海盐通过古游水南运入淮,再经黄河故道西去,运往皖豫晋陕 等地,为内陆地区提供了重要生活物资。盐仓城作为盐业中转中枢,凭借古游水的水运优势,将海盐源源不断输送到各地,进一步推动了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岁月的车轮无情地滚滚向前,盐仓城也难以逃脱历史的变迁。唐朝以后,由于海势东移,游水断流,盐仓城失去了水运便利,逐渐走向衰败。曾经繁华的城市逐渐没落,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和古老的传,供后人凭吊。如今的盐仓城,虽已不见昔日的辉煌,但那些历史遗迹依然吸引着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前来探寻。现存的西南、西北两段呈祥残垣高3至4米,城墙为板筑夯成,层次分明,内有汉代陶片、瓦片,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在盐仓城村,有一处不可忽视的文化遗址~庙台子遗址。他东南距盐仓城遗址约一百米,文化层丰富,涵盖了汉、周、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九八零年,对庙台子进行了小面积挖掘,为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站在庙台子遗址前,仿佛能看到古人在此生活、祭祀的场景,感受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盐仓城村的文化传承别具特色。龙河小学坐落于赣榆故城~盐仓城遗址之上,学校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将盐文化引入课堂,研发校本课程。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学习到知识,还能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盐的品质”这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出有着无暇外表和深厚内涵、朴实且有儒雅家国情怀的新一代。
如今的盐仓城村,虽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村民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传承着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蚕桑叶和淡水养殖业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延续着盐仓城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下,盐仓城村正努力寻找着历史与现在的契合点,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未来。
赣榆盐仓城,这座历史长河中的盐业明珠,虽已褪去昔日的繁华,但它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却永远熠熠生辉。它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赣榆地区的兴衰变迁;它更是一座精神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尽的文化财富。
来源:佳佳讲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