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做连锁的朋友都知道,核心是“复制”。就像标准化的快餐店,追求的是模式的快速扩张。但在地宫福位行业,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位置”,更是一份安心,一份寄托,一种对逝者灵魂的关怀和对生者的慰藉。简单的标准化复制可能不够,我们需要更触及人心的模式。
还在为地宫福位的推广,家族认同,或者团队拓客感到困扰吗?觉得好项目传播慢,覆盖窄?
今天,我给你分享两种被验证有效的增长引擎,让你在地宫福位这个传递孝道与祝福的行业里,实现“功德”与“事业”的双重裂变!
很多做连锁的朋友都知道,核心是“复制”。就像标准化的快餐店,追求的是模式的快速扩张。但在地宫福位行业,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位置”,更是一份安心,一份寄托,一种对逝者灵魂的关怀和对生者的慰藉。简单的标准化复制可能不够,我们需要更触及人心的模式。
核心一:借鉴“直销”思维,构建“福缘网络”
别一听到“直销”就皱眉头!咱们不是要去卖产品,而是要学习它背后最厉害的一点——裂变!
想象一下,我们投入巨大成本,建好庄严的地宫,请来法师诵经,希望能为更多有缘人提供安放先人灵骨、听经闻法、消除业力、早生善道的场所。但我们做了这么多,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更多家庭了解并接受这种福报吗?
传统的广告、门店,成本高,效果还未知。但“直销”模式给我们什么启发?它不依赖门店,而是通过人传人。如果一个家庭,在这里为亲人找到了安宁之所,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关怀和精神价值,他们会不会发自内心地分享给有同样需求的亲友?
这就是我们要借鉴的:将每一个信任我们的家庭,都看作是福缘的传递者。他们不是推销员,而是基于亲身体验和情感认同的分享。我们能不能设计一种机制,让这种善意的分享,也能为分享者带来一些回馈或“功德累积”的体现?
别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想想看,我们是不是经常因为朋友推荐,而去尝试一家餐厅,或者选择一项服务?在地宫福位这个更重信任、更重情感连接的领域,来自亲友的真实推荐,力量有多大?
所以,我不是让你去做传统意义上的直销,而是去学习他们如何构建“人联网”,如何激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传递,如何设计分享机制,如何围绕“为逝者祈福,为生者解忧”的核心价值,去构建一个有温度、能自发传播的“福缘社区”。
花点时间去了解那些做得好的组织,看看他们怎么开分享会,怎么建立信任,怎么设计激励,怎么把文化理念根植人心。这几千块的学习成本,可能比你盲目投几十万广告效果还好!
记住,今天的商业,核心是把顾客变成你的“利益共同体”,或者在我们这个行业,更可以说是“功德共同体”、“福缘共同体”。让接受服务的家庭,也能成为传播这份福祉的一份子。
核心二:运用“金融”杠杆,撬动发展潜力
讲完“人联网”,我们再聊聊“金融思维”,核心就两个字:杠杆。
别以为金融离我们很远。它本质上是用更聪明的办法,整合资源,放大效益。
举个例子:你投入100万,精心打造了一片福位区域,一年下来,服务了很多家庭,产生了50万的净利润。这很不错,投资回报率50%。这是传统的“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的思维。
但有“杠杆思维”的人会怎么想?
他可能只需要自己投入很少一部分,比如10万(甚至更少),作为项目的发起和管理者(GP)。然后,他会描绘这个地宫福位项目的价值和前景——它如何帮助家庭完成孝道,如何通过佛法加持带来独特的精神慰藉,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更文明更环保的安葬需求。
基于这个价值和信任,他去寻找9位同样认可这个理念、看好这个事业的伙伴(LP),每人投入10万。这样,同样是100万的启动资金,他自己只占了十分之一。
接下来是关键:因为他是管理者,他可以约定,从总的营收里,提取一部分(比如5%)作为管理费。假设营收200万,他先拿10万管理费。剩下的利润是50万,再减去这10万管理费,还有40万。这40万利润里,他作为核心贡献者,再拿走一部分(比如20%)作为超额回报,也就是8万。
算算账:他自己投了10万,但通过管理费和利润分成,他拿到了10万 + 8万 = 18万的回报。投资回报率高达180%!
而其他9位投资者,总共投入90万,分享了剩下的 40万 - 8万 = 32万 利润。他们的回报率也有 32万 / 90万 ≈ 35.6%。对于信任你、参与进来的伙伴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回报。
你看,同样的项目,同样的经营结果,运用了杠杆思维,你个人的投资回报率是不是天差地别?从50%飙升到180%!
这只是一个简化的模型。核心是告诉你:想要快速发展,想要做大这份功德事业,不能只靠自己的钱,要学会用“杠杆”,用别人的资金、资源、信任来一起做。
这套逻辑不一定完全照搬金融模式,但思维是通的。你可以思考:
能不能联合社区里有影响力、有口碑的人合作?
能不能和相关的寺庙、团体建立深度链接,共享资源?
能不能设计出让早期支持者、核心推广伙伴共享发展红利的机制?
这背后的基础是什么?信用!在地宫福位行业,信任比黄金还珍贵。你提供的服务、你的发心、你团队的专业度,就是你最大的信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信用还不够,怎么办?很简单,找到那些有信用、有资源、有影响力的人或机构,真诚地与他们合作,分享利益,借船出海。哪怕你开始少拿一点,先把事情做起来,把信任建立起来,把口碑传播出去。
所以,朋友们,做地宫福位事业,我们不仅要懂业务,更要懂模式。
第一,借鉴“直销”的裂变思维,把每一个服务的家庭,都可能发展成我们的“福缘传播者”,构建有温度、能自发增长的“人联网”。
第二,运用“金融”的杠杆思维,整合资源,设计共赢的合作模式,用更少的自有投入,撬动更大的发展,实现更高的“事业回报率”。
记住,我们传递的是孝道,是祝福,是心灵的慰藉。用更智慧的模式,才能让这份功德更快、更广地传递给更多有缘人。
来源:鹏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