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都听说过,糖尿病患病时间长了会逐渐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足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尿毒症、失明、截肢、感染等严重后果;还可能出现一些致命的急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
不少人都听说过,糖尿病患病时间长了会逐渐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足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尿毒症、失明、截肢、感染等严重后果;还可能出现一些致命的急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糖尿病相关低血糖。(相关阅读:)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并不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研究指出,约三分之二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死于心血管疾病。也就是说,心血管疾病才是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实际上,相比于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2-4倍。而且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今天,健康榨知机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66%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对SAVOR-TIMI 53试验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16492名患有2型糖尿病的参与者。通过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参与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教育水平、运动量、饮酒量、吸烟状况、糖尿病病史以及治疗史等信息。此外,还统计了研究期间参与者的死亡人数及死亡原因等信息。
在平均2.1年的随访中,共有798名参与者死亡。在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死亡中,约有三分之二(66.3%)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
在引起死亡的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占到了总死亡的30.1%,其次是心力衰竭(10.5%)、脑血管疾病(7.1%)和急性心肌梗死(5.3%)。
图片来源:123RF
其余33.7%的死亡是由非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恶性肿瘤(13.9%),其次分别为感染(9.3%)、肺衰竭(2.6%)、肾衰竭(1.9%)、胃肠道和肝脏疾病(1.5%),以及出血性疾病(1.4%)等。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及外周动脉疾病,也更易因这些疾病而死亡。因此,早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以及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尤其重要,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要做好2件事
临床研究发现,仅仅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对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及其导致的死亡风险作用有限,特别是那些病程较长、年龄偏大和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或伴有多个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患者。
但是,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和死亡发生的风险。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图片来源:123RF
1. 筛查
糖尿病确诊时及以后,至少应每年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史,年龄,有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有无肾脏损害(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有无房颤等,根据筛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2. 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1)降压治疗
通过服用降压药物,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盐、控制体重、限制饮酒、心理调节等,将血压降低至130/80 mmHg以下。
(2)调脂治疗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检查一次血脂,接受调脂药物治疗的患者,还应根据疗效评估的需求,增加血脂检测的次数。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n-3脂肪酸、黏性纤维、植物固醇摄入;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及戒烟、限酒等。
此外,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如服用阿司匹林等。
总而言之,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应注意控制血糖,还应防范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健康,提升生命质量。
[1] IlariaCavallari, et al.,(2021). Causes and Risk Factors for Death in Diabetes: A Competing-Risk Analysis From the SAVOR-TIMI 53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DOI: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1.02.030.
[2] CVD Remains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Type 2 Diabetes. Retrieved Aug 27, 2025 from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48849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01):16-139.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1203-00705
免责声明: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 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健康榨知机」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来源:健康生活从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