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A做事极其理智,逻辑清晰,凡事都追求效率和规则。会议上,TA能把方案拆解得有条不紊,听上去毫无破绽。
你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人?
TA做事极其理智,逻辑清晰,凡事都追求效率和规则。会议上,TA能把方案拆解得有条不紊,听上去毫无破绽。
有些同事特别欣赏,觉得跟他共事省心、可靠,不会被情绪左右;但也有人很反感,觉得他冷漠、咄咄逼人,完全没有人情味。
相反,你可能也遇到过这样一类人:心思感性细腻,想法天马行空,讲话带着强烈的情绪色彩,做决定全凭感觉和直觉。
有人被这种真诚和热情打动,觉得相处很舒服;但也有人会翻白眼,觉得TA冲动、感情用事、不靠谱。
同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让人产生截然相反的评价?
有趣的是,这两类人都没错,他们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大脑风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性脑”还是“理性脑”。
点击立购,测测你是感性脑还是理性脑
感性与理性,
不只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会和某些人一拍即合,却和另一些人总是闹矛盾?
有人觉得那肯定是因为“磁场不合,八字不对”,也有人认为“关我什么事,当然是TA人品差”。
答案其实没那么玄学,也不是单纯“谁人品不好”。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两套的系统:感性系统和理性系统。
感性让我们凭直觉、跟着情绪走;理性让我们分析计算、做出判断。这两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当然不用我过多解释。
但这里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很多人会很简单地给自己或别人贴标签,好像感性和理性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be like “我是个理性的人,他看起来也是个理性的人,我们合得来。”结果却是天天吵架。
事实上,感性和理性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体内的。同一个人可能在某件事情上表现得冷静果决,但在另一些事情上就会变得柔软细腻。
不仅如此,感性和理性还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先天的感性or理性,像是你的底色,天生就在那里,很难改变。后天的感性or理性,则是你在成长中,为了适应环境逐渐练出来的“外壳”。
因此,你会发现,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社会化适应共同决定的(程乐华, 2021)。比如:
有些人天生感性,也在后天继续依赖直觉和情绪,于是表现出来就是典型的“纯感性”;
有些人天生理性,后天也不断强化逻辑和规则思维,于是成为“纯理性”;
有些人天生感性,但后天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了压抑情绪、表现理性,即“内感外理”;
有些人内心冷静(理性底色),但在外部场合里会刻意表现出热情和感性,即“内理外感”。
比如,我的朋友就是典型的“天生感性、后天理性”类型。表面上她看起来很会讲道理,别人也觉得她很冷静、很理智。
但当她和男朋友吵架时,对方一直在用逻辑分析问题,条理清晰、理由充分,她知道他说得没错,可她心里却始终觉得很不舒服。
其实她真正需要的,也许不是一堆推理,而是简单的“情绪价值”。可惜,她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缺了什么”,更别说让别人懂。于是沟通就像在两条平行线上,各自努力,却始终对不上。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不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感性理性分化类型,你会很难解释那些反复出现的人际困惑——明明彼此都是不错的人,但就是合不来。
你的感性理性分化类型是什么?
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感性还是理性为主导的人,这其实并不容易。
就像有的人是个很理性的人,但是在亲密关系里特别情绪化;有的人看起来很感性,但其实内心对很多事情都毫无波澜。
这是因为,自我感受,往往带着局部偏差;别人眼中的你,也常常只是片面印象。所以,光靠自己去猜,或者听别人评价,很难全面看清你的感性理性分化类型。
所以,KY测评部根据上面提到的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精心设计了《感性理性分化评估》测试,从遗传和社会化两个维度评估你到底属于哪种类型。
这份测试可以:
01 |全面认识你的分化类型
测试会从四种感性理性分化类型中精准定位你属于哪一类,并给出完整的整体性解读。
02 |看见你在人际关系中的优势与挑战
不同的分化模式会让你在社交中展现出不同的长处与短板。报告会帮你明确这些特点,理解为什么你和某些人一拍即合,却和另一些人总是摩擦不断。
03 | 掌握与不同类型相处的技巧
你会拿到一份“人际沟通小攻略”:告诉你在面对不同分化类型的人时,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减少冲突,增进理解。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何一点,那么这个测试将会让你更有收获感:
总是词不达意,沟通时很容易出现不顺畅、误会的情况;
容易焦虑,但各种放松方法都只适用一时,想知道怎么从根本上解决;
总觉得自己很容易和别人产生矛盾,不清楚自身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希望能全面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觉察达到内心平和的自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
References:
程乐华. (2021).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机械工业出版社.
广告
我们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包括:即时咨询、心理教练、心理咨询等
来源:知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