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去菜市场买水果,阳光玫瑰葡萄摆哪儿都写着“十元三斤”。十年前这玩意儿在超市标价能上三百,有钱人当礼品送。河南焦作的老农跟我说,他们按自然周期种的还能卖到十几块,可云南那边反季节的能卖二十,多数地方低价都压到两三块一斤,还卖不动。
现在去菜市场买水果,阳光玫瑰葡萄摆哪儿都写着“十元三斤”。十年前这玩意儿在超市标价能上三百,有钱人当礼品送。河南焦作的老农跟我说,他们按自然周期种的还能卖到十几块,可云南那边反季节的能卖二十,多数地方低价都压到两三块一斤,还卖不动。
以前日本引进这品种时,香甜多汁确实值高价。中国从2015年开始种,四川一亩地赚二十万,谁见了不眼红?政府补贴、资本投资,全国种面积爆炸式增长,到2025年种了150万亩,供过于求价格就往下掉。
现在收购价两三块一斤,农户们抱怨利润全让中间商赚走了。网上老有人说葡萄甜得发腻,皮厚没味道。有果园为了多赚钱,一年收三四茬,催熟剂、增甜剂使劲用。产量是上去了,可品相好了,味道全没了。
广西和云南搞反季节上市还能撑住价格,河南焦作的老农户靠传统种植法勉强保本。可大多数地方连成本都挣不回来,有的果子烂在地里都没人收。
十年前光四川就才种15万亩,现在全国150万亩。蓝莓、车厘子早走过了这条路,高价引来一窝蜂种植,最后剩下一堆赔钱的。经销商说现在进货都愁卖,只能越卖越便宜。
有人说消费者口味变了,现在水果太甜没果香。可农民种地真不算账,追着挣钱不管市场扛不扛。有人算过,一斤葡萄种出来成本要四块,卖三块纯赔,可还是得卖。
云南有人做直播带货,宁夏搞冷链运输错峰上市,勉强能赚点。但大多数农民还是靠天吃饭,等价好再卖,可等不起那么久。
现在超市里阳光玫瑰堆得跟山似的,没人稀罕了。曾经的“贵族水果”成了地摊货,没人知道明天会怎样。
来源:江南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