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7日讯8月27日,开放原子“园区行”(济南站)在济南高新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信通园)、济南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工商联)主办,以“开源:ICT产业智能升级的‘加速密码’”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7日讯8月27日,开放原子“园区行”(济南站)在济南高新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信通园)、济南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工商联)主办,以“开源:ICT产业智能升级的‘加速密码’”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供需洽谈等形式,搭建开源技术与产业场景的精准对接平台,推动开源技术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贯通。
开源: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引擎
开源孕育形成于软件领域,发展壮大于数字经济,承载着知识共享、科学开放的精神,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企业对开源技术和场景应用的需求日益迫切,济南高新区精准洞察这一趋势,主动搭建开源平台并联合举办园区行活动,旨在破解企业创新中的技术难题,为其提供关键支持与真实应用环境,有效赋能企业成长。
开源技术赋能济南产业发展
现场启动了“开源筑基 赋能企业智能升级系列活动”。据悉,该系列活动以开源知识普及、痛点解决和生态构建为主要目标,覆盖济南市重点产业园区及高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链接本地高校与企业,培养开源人才;推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项目与济南智能制造、医疗大数据等产业场景的深度对接。相关活动将持续至2026年6月,预计举办多场活动,覆盖企业150余家。
随后,济南高新区发布开源场景需求清单、能力供给清单,进行惠企政策宣讲。首批发布的28个开源场景需求来自山大华天、山信软件、云鼎科技、山科集团等14家重点单位,覆盖冶金钢铁、医疗健康、电力能源、水利工程、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十余个关键领域;能力供给清单提供26项优秀开源核心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当中既有来自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开源的源头创新技术,也有浪潮集团、瀚高基础软件、乾云信息等一批优秀软件企业的创新成果。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众多企业代表穿梭于各交流区域,围绕开源技术应用、供需对接等话题展开热烈探讨。
构建全链条生态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开源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开源生态培育实践,形成鲜明特色与独特优势。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持续壮大。2024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5856亿元,规模占全国比重4.2%,增速10.2%。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聚集软件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近2万家,从业人员超20万,形成覆盖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蓄水池”。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精准落实各项减税降费、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惠企政策,为企业营造了高效便捷、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环境。济南高新区推出“清单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并依据政策对首版次软件产品等给予专项奖励,支持开源项目研发及产业化,为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开源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行业开源根基深厚。贯彻国家软件发展战略,齐鲁软件园营造了活跃积极的开源生态,园区浪潮集团、瀚高数据库等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开源研究,孵化UBML低代码平台、KaiwuDB分布式数据库等开源项目,以齐鲁开源社为媒介,构建“高校-社区-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高校开源创新活力迸发,山东大学成立全国高校首个RISC-V开源俱乐部,发布全球首台RISC-V架构商用服务器集群“东山一号”。开源应用场景多元丰富,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物联网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开源技术落地提供“试验场”。
开源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济南市软件名城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将首版次软件产品纳入市级技改资金支持范围,设立齐鲁开源社推动开源项目孵化,预计到2027年将构建起“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开源生态。
从政策护航到场景落地,从企业实践到人才培育,济南将以开放原子“园区行”为契机,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开源生态体系,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闪电新闻记者 段嘉琪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